婴儿牙龈囊肿的症状
婴儿牙龈囊肿主要表现为牙龈局部出现白色或淡黄色小肿块,通常无痛感且不影响进食。这类囊肿多为良性病变,主要有萌出性囊肿、牙板残余囊肿、含牙囊肿等类型。
1、萌出性囊肿
萌出性囊肿多发生在乳牙萌出前,表现为牙龈边缘半透明隆起,表面光滑。囊肿内含有清亮液体,可能因牙齿萌出压力导致局部组织液渗出形成。通常无需特殊处理,牙齿萌出后会自行消退。
2、牙板残余囊肿
牙板残余囊肿由胚胎期牙板组织残留引起,常见于新生儿上颌前部牙龈。囊肿呈珍珠样白色结节,直径多为1-3毫米,质地较硬。多数在出生后数周内自行吸收,若持续存在需口腔科评估。
3、含牙囊肿
含牙囊肿与未萌出牙的牙冠周围组织异常有关,囊肿内可见发育中的牙齿。表现为牙龈局部膨隆,可能伴随颌骨轻度膨胀。需通过X线检查确诊,较大囊肿可能影响恒牙发育。
4、上皮珠
上皮珠是牙龈黏膜上皮细胞堆积形成的白色颗粒,多呈簇状分布。触诊时可移动,无红肿渗出。属于生理性改变,通常在出生后3个月内自然脱落。
5、感染性囊肿
继发感染的囊肿可能出现红肿、渗液或溃疡,常因口腔卫生不良导致细菌侵入。可伴随低热、拒食等症状,需及时清洁口腔并使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眼膏控制感染。
家长日常应注意观察婴儿口腔变化,哺乳后可用清洁纱布轻柔擦拭牙龈。避免用手指挤压囊肿,防止继发感染。若发现囊肿持续增大、颜色变深或伴随出血,应及时就诊口腔科。定期进行儿童口腔保健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发育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