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引起中耳炎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0-10-1067914次浏览

中耳炎有可能是环境污染导致的,因为中耳炎本质就是细菌感染,耳道里进入了脏东西或者是空气粉尘,长时间堆积不清理就会造成炎症。除了环境原因以外,疾病原因也会造成中耳炎。比如说得了咽鼓管功能异常或者是感冒发烧,都会诱发这种病。

中耳炎是儿童的常见病,这种病一般和免疫力低下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在我国中耳炎的发病率较高。经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孩子在三岁前都得过中耳炎,而且中耳炎的发病时间多在冬季和早春。那引起中耳炎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引起中耳炎的环境原因
  中耳炎其实就是细菌感染导致的,所以如果耳朵里进了脏东西,并且长时间没有进行清理,那么就很容易诱发中耳炎。经常在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或者是空气粉尘较多的地区,那这种病就有可能会发作。
  二、引起中耳炎的疾病原因
  1.咽鼓管功能异常
  有咽鼓管功能异常,比如说得了慢性鼻窦炎或者是腺样体肥大的人,那么咽鼓管就会被堵塞,这个时候分泌物会堆积在这里,长时间下去就会形成中耳炎。咽鼓管功能异常引起的中耳炎,一般都需要进行耳道清理,严重者甚至需要手术引流。
  2.感冒发烧
  感冒发烧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在感冒发烧的时候,经常将鼻涕和痰液吸回气管和食道中,也是容易诱发中耳炎感染的。因为耳鼻喉是联通的,如果鼻部和喉部有病菌感染分泌物,那也很容易扩散到耳部。所以在感冒发烧的时候,一定要经常清理鼻腔和口腔,这样可以有效预防中耳炎。

相关推荐

02:56
儿童中耳炎怎么治疗
儿童中耳炎通常可以采取选用抗生素、一般治疗等措施进行缓解。家长可让儿童口服抗生素如希刻劳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用药安全性较高,并且半小时起效,可快速缓解中耳炎不适症状。其草莓口味也更方便为儿童用药。儿童患中耳炎后,家长需注意为其保护耳部,同时保持儿童外耳道清洁,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03:13
左耳感觉有水怎么回事
左耳感觉有水声,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首先感觉到左耳有水,要判断是否是真的进水,如果是真的进水,自己可以将耳朵偏向一侧,单腿蹦,耳朵里的水多数情况下就可以出来,即使是水没有出来,一般一天左右,水在外耳道内就蒸发了,不会有大的影响。如果左耳有进水的感觉,可能不是真正的进水了,就需要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看看耳道内是否有大块的耵聍。如果这种情况排除了以后,左耳还是有进水的感觉,有可能是发生了分泌性的中耳炎,患者会出现听力下降,耳朵闷堵感,耳鸣等临床表现。鼓室内有积液,采取药物治疗,可以短期应用抗生素,口服粘液促排剂,必要的时候可以口服激素治疗。
03:09
感觉耳朵被堵住了怎么办
感觉耳朵被堵住了,通常分成几种情况,一个是外耳道,耳朵眼儿里进脏东西了清理出来即可。还有一种是中耳炎,我们需要去抗炎治疗。还有少数极端的情况,如果我们耳朵被堵住了,是咽鼓管功能不好。另外是神经性耳聋,感应神经性耳聋,听神经听毛细胞损伤造成的,这需要我们进行听力检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02:09
耳朵发炎需要输液吗
耳朵发炎不一定需要输液。耳朵发炎包括急性的外耳道炎、急性的中耳炎,或者是慢性的中耳炎急性发作等,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静脉给药。外耳道的急性炎症可给与抗生素进行口服,清理完外耳道后可用抗生素软膏进行局部涂抹,或抗生素滴耳液进行滴耳。急性的中耳炎也可用口服的抗生素,同时给与抗生素滴耳液进行滴耳。只有少数病人持续高烧并且怀疑有颅内的并发症等情况,或者是用口服抗生素效果不好,可以采用抗生素的静脉给药,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
中耳炎需要住院治疗吗
中耳炎不一定要住院治疗,中耳炎的具体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中耳炎的严重程度来做决定。中耳炎通常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如果在急性期得到及时的治疗,比如口服药物及静脉给药,则一般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并且不需要住院治疗。如果是慢性中耳炎反复迁延不愈,鼓膜出现了永久穿孔,如果想要达到根治的目的,则需要住院手术治疗,手术可以分为鼓膜修补术,及鼓室成形术。
语音时长 01:06

2021-04-20

78912次收听

中耳炎耳膜穿孔严重吗
中耳炎耳膜穿孔比较严重。当患者的中耳炎出现穿孔现象,没有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是并不严重,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的药物做治疗,能够有效的消除局部的炎症。但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就会导致耳道内出现严重的脓性分泌物,也会对周围的组织侵害和中耳腔出现反复的感染,会导致颅内发生脓肿现象,这就比较严重,也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影响。就需到当地医院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手术过后使用敏感的抗生素类药物能够有效的消除炎症,日常也应要做好耳道的护理工作。
语音时长 01:18

2021-04-20

65479次收听

中耳炎耳鸣会自愈吗
中耳炎耳鸣不会自愈。大多数患者的中耳炎主要是感染了急性炎症。在受到炎症感染的时候,会对患者的咽鼓管造成影响,患者就会出现耳道疼痛、听力下降、耳鸣、耳闷、全身发热的症状在出现中耳炎的时候,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就会导致炎症逐渐加重,甚至会出现全身感染的现象。在引起耳鸣的时候,就说明中耳炎的症状相对来说比较严重,不及时的进行治疗,就会出现听力下降,甚至是失聪。所以在出现中耳炎时,要及时的使用药物治疗,对于引起鼓膜穿孔的中耳炎,就要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21

2021-04-20

70265次收听

中耳炎有什么危害
由于中耳炎疾病的发病程度不一,有严重有轻微的,很多患者认为耳朵的病,就可以吃吃药给耳朵滴滴药水,就可以轻松的治好,就算当时没有缓解,也感觉自己可以轻易治好,其实这种想法
中耳积水如何用药
中耳积水和分泌性物质有关,一般可以选择药物性治疗,常见的药物有抗生素治疗、激素类药物治疗,或可以选择麻黄素类药物,能够改善症状,具有通畅引流的效果。
什么是中耳炎
中耳炎实际上就是发生在中耳部位的炎症性病变,这种病变可以累及中耳的全部结构或者是部分结构,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大多数人刚发病时都是急性中耳炎,若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有可能发展成慢性中耳炎。
中耳炎不及时治疗的危害
中耳炎不及时治疗有什么危害?平时你对中耳炎有足够的了解吗,如果不采取及时的治疗,那么对我们后期将会造成比较大的危害,那么接下来请看下文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耳积水如何用药
中耳积水如何用药包括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首先中耳积液是由于咽鼓管通气引流功能的障碍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时,是可以选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药物治疗,第一类药物主要是可以用抗生素药物进行适当治疗,但一般的疗程不宜过长。选择抗生素的种类可以是广谱的青霉素、头孢菌素或者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选择药物时应该注意要对本病的常见致病菌,也就是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的敏感性。第二类药物还可以选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或者是强的松,可以做短期的口服治疗。第三类药物就是有些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鼻腔的炎症或者感染,影响咽鼓管的功能,这类病人可以用鼻用的减充血剂,比如羟甲唑啉,比如麻黄素类的滴鼻剂,这些可以帮助通畅咽鼓管。还有一类的鼻用药就是鼻用的糖皮质激素,也是可以,尤其是有鼻炎,甚至在小儿有腺样体增生、肥大时,会影响咽鼓管的通畅引流,从而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导致中耳积液。用鼻用的糖皮质激素来喷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腺样体肥大,缓解对咽鼓管的刺激。
语音时长 01:43

2020-07-21

60230次收听

中耳炎可以根治吗
中耳炎可以通过一些不同的治疗方法达到治疗效果,对于急性中耳炎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对于慢性中耳炎,治疗相对困难,如中耳胆固醇肉芽肿,还没有达到根治的效果,但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得到缓解。而且中耳炎也是及容易复发的疾病,平时要做好预防工作。
中耳炎可不可以引起面瘫
中耳炎出现了胆脂瘤,能破坏面神经的结构,导致面神经断裂,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瘫症状;轻微者为一过性的面瘫,严重可以遗留永久性不可逆的面瘫,危害非常巨大,要早期治疗避免出现面瘫这种严重并发症。因此,中耳炎可以导致面瘫。
语音时长 01:16

2018-08-10

56741次收听

01:47
中耳炎是怎么得的
中耳炎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是感染,主要是指细菌感染,其中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第二是外伤,外伤可以导致中耳炎的发生。第三是全身的免疫状态差。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这可能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第四是鼻腔的感染,逆行导致中耳炎的发作。中耳炎经常是急性发作,通过鼓膜穿刺抽液或者鼓膜切开术等治疗,可以痊愈。但是有一部分中耳炎,反复迁延不愈,称为慢性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