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间韧带炎怎么治疗
棘间韧带炎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封闭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棘间韧带炎通常由慢性劳损、急性损伤、局部炎症、韧带退变、脊柱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1-2周,避免脊柱过度屈伸活动。可使用腰围或支具固定腰部,减少韧带牵拉。日常应纠正不良坐姿,避免久坐久站,睡眠时选择硬板床。
2、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15-20分钟,10次为1疗程。红外线照射能缓解肌肉痉挛,每日1次连续2周。超声波治疗可加速炎症吸收,需由专业康复师操作。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疼痛,塞来昔布胶囊控制炎症,盐酸乙哌立松片松弛肌肉。外用药可选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贴敷,或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按摩患处。
4、封闭治疗
对于顽固性疼痛,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韧带封闭注射,常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间隔不少于2周,每年不超过3次,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5、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者可考虑椎间孔镜微创手术,行韧带松解或射频消融。严重韧带钙化者需开放手术清除病灶,术后需佩戴支具3个月,配合康复训练恢复脊柱稳定性。
日常应加强腰背肌锻炼,推荐每天进行小燕飞、五点支撑等动作训练,每次持续10-15分钟。避免提重物及突然转腰动作,注意腰部保暖防寒湿。控制体重减轻脊柱负荷,游泳和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韧带修复。若出现持续夜间痛或下肢放射痛,需及时复查排除其他脊柱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