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的病理学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病理学表现为黏膜层至肌层的局限性缺损,与胃酸-胃蛋白酶消化作用失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病理改变为圆形或椭圆形黏膜缺损,边缘整齐如刀割状,底部洁净。胃溃疡多位于胃小弯近幽门部,十二指肠溃疡则常见于球部前壁。镜下观察分为四层结构:表层为炎性渗出物,其下为坏死组织,再深层为肉芽组织,最底部为瘢痕组织。瘢痕区可见增殖性动脉内膜炎和神经纤维断端球状增生。溃疡反复发作可导致局部胃壁增厚、变形,甚至穿透肌层引发穿孔。慢性溃疡边缘黏膜上皮常出现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长期存在可能增加恶变风险。
消化性溃疡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浓茶咖啡,规律进食并控制进食速度,戒烟限酒以减少胃黏膜刺激。建议选择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如蒸鱼、嫩豆腐等,烹饪方式以炖煮为主。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减少胃酸分泌异常,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黏膜保护剂或抑酸药物。定期胃镜复查对监测溃疡愈合情况及早期发现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