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会死掉吗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存在死亡风险,但及时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该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血栓部分阻塞血管引起,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冷汗、恶心。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预后与就诊时间、血管阻塞程度及并发症密切相关。发病后1小时内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心肌坏死范围可有效控制,院内死亡率通常低于5%。若合并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或心脏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可能超过30%。年龄超过75岁、既往有心力衰竭病史或糖尿病患者的风险更高。
部分患者因症状不典型延误就医,如仅表现为牙痛、上腹痛或呼吸困难,此时心肌持续缺血可能导致猝死。少数病例在发病初期即出现心室颤动,若未获得及时除颤,院外心搏骤停的存活率不足10%。早期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并实施支架植入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
确诊后需绝对卧床休息,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心律失常,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硝酸甘油注射液扩张冠状动脉。恢复期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饮食遵循低盐低脂原则,戒烟并避免情绪激动,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