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栓塞术是什么
脾动脉栓塞术是一种通过介入放射学技术阻断脾动脉血流以治疗脾脏相关疾病的微创手术,主要用于控制脾功能亢进、脾脏出血或脾脏肿瘤等疾病。
脾动脉栓塞术的操作过程是在局部麻醉下,通过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在X线引导下将导管送至脾动脉目标分支,随后注入栓塞材料如明胶海绵颗粒或弹簧圈,选择性阻断病变区域的血液供应。该技术可保留部分正常脾组织功能,避免全脾切除后感染风险增加的问题。适应症包括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脾功能亢进、脾脏外伤性出血、脾动脉瘤以及部分血液系统疾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概率低,常见不良反应为栓塞后综合征表现为短暂发热、左上腹疼痛和食欲减退。术前需评估凝血功能、肾功能及对比剂过敏史,术后需监测生命体征、腹痛程度及血红蛋白变化。
术后患者应卧床休息24小时,穿刺部位加压包扎避免出血,逐渐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普食。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观察脾脏变化。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呕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预防感染,脾功能减退者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饮食宜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避免粗糙坚硬食物损伤食管静脉。肝硬化患者需严格戒酒,配合护肝治疗控制原发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