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红斑狼疮治疗好方法

发布时间:2020-11-2058066次浏览

近些年红斑狼疮的发病率有着上升的趋势,随着患者人数的增加,人们对于治疗红斑狼疮的最好方法有着很强烈的需求,人们想要知道怎样治疗才是最有效率最快的,下面我们看看专家介绍一下红斑狼疮治疗好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治疗红斑狼疮目前最好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1、药物治疗:红斑狼疮患者会在发病期间服用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疟药来进行抑制作用。这些药可做为发热,关节痛,肌痛的对症治疗.如消炎痛对治疗红斑狼疮的发热,胸膜,心包病变有良好效果。

2、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适用于急性或暴发性病例,或者主要脏器如心,脑,肺,肾,浆膜受累时,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或血小板减少作出血倾向时,也应用糖皮质激素。

3、免疫抑制剂:主要先用于激素减量后病情复发或激素有效但需用量过大出现严重副作用,以及红斑狼疮肾炎,红斑狼疮脑病等症难以单用激素控制的病例。

红斑狼疮患者在生活中应该要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当活动,维持清洁卫生,并且保证有足够的睡眠,不要熬夜,这样才是治疗红斑狼疮最好的方法。

相关推荐

诱发红斑狼疮的病因
红斑狼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众所周知,自身免疫病是由于机体的免疫机制过强,把己体成分当做非己成分而进行攻击所导致的疾病,那么诱发红斑狼疮的病因具体是什么?下文是详细介绍,能让大家对疾病产生更深层的认识。
脚面红斑狼疮要重视
红斑狼疮属于系统性病症,刚开始可能只是脚面红斑狼疮,但是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有可能会蔓延到全身,所产生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为了更好的进行治疗,患者最好是能够全面的认识红斑狼疮的类型,弄清楚自己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治疗。
红斑狼疮会遗传吗
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的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会不会遗传一直都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很多患者都担心会将此病遗传给下一代,让下一代也遭受疾病的折磨,那么,红斑狼疮到底是不是遗传病呢?红斑狼疮确实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北京市门头沟张某
张某以颜面对称性红斑伴周身肌肉酸痛无力6个月于1999年5月就诊我院。患儿于1998年底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四肢肌肉酸痛乏力,易疲劳,家属未予重视,病情加重。
得了红斑狼疮如何合理饮食
很多红斑狼疮患者认为自己既然是病人,就应该多补充营养,于是盲目吃一些我们通常认为是大补的食品,于是容易造成吃了一些对疾病治愈有碍的食品,从而影响治疗康复;还有一部分红斑狼疮患者忌口过度,这个也不吃,那个也不吃,导致无法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正常营养,同样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可见合理饮食的重要性,那么得了红斑狼疮如何合理饮食呢
红斑狼疮是怎么引起的
红斑狼疮原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除此之外,一些食品对某些食品过敏,情绪及心态的异常,抑郁的状态。从目前来看,红斑狼疮的病因还不是很明确,目前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一、遗传因素。一部分病人有家族的发病史,患者亲属里面,例如孪生姐妹、母女等,从患本病的机会更多。二、环境因素。狼疮常在以下因素中发病,或病情恶化:1.例如病毒感染,主要是慢病毒。2.日光及紫外线的照射。3.性激素的水平。红斑狼疮的发病生育期女性是占多数的,提示收入群体内雌激素水平对狼疮发病起着重要的作用。4.药物。有些药物是半抗原进入狼疮患者体内,可以诱发免疫应答,诱发红斑狼疮。另外免疫反应的异常包括免疫失调,T细胞、B细胞的功能的失调等等,都可以引起免疫功能的异常,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红斑狼疮的病因不是很清楚,发病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一定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语音时长 01:55

2020-08-25

53431次收听

患红斑狼疮能生小孩吗
关于红斑狼疮的生育问题,很多狼疮患者都比较关心,因为红斑狼疮是一个育龄期妇女高发的疾病,所以红斑狼疮的生育问题特别受到关注。其实原则上,红斑狼疮的患者没有生孩子的禁忌,但其实也有一些条件。首先,红斑狼疮必须在稳定的情况下才能考虑怀孕,然后稳定也至少维持半年或半年以上。另外,因红斑狼疮吃的一些药可能对生育有影响,所以如果有生育计划,在最开始吃药时就要告知医生,这时医生就会给你使用一些对生殖影响较小或没有影响的药物。因为有一些药物的影响,是停药后过段时间就可以消失,但是有一些药物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这时就要在药物的选择上注意。一般情况下,会有一些安全的用药选择,即使在怀孕时也不能完全停药,会给小剂量的激素,吃一些比较安全的调节免疫药物,保证在怀孕期间,包括哺乳期间,能够平稳度过,对孩子和大人都没有太大影响。
语音时长 01:26

2020-07-28

56910次收听

红斑狼疮的症状
红斑狼疮的症状有皮肤表现,口腔溃疡,脱发,关节系统,内脏系统和血液系统等,其他还有发热症状。一、比如红斑以及皮疹以及雷诺氏现象等。二、比如关节的红肿、疼痛。三、可表现为肝脏的损害,肾脏的损害,所以称为狼疮肝、狼疮肾,除此之外,心血管也可有损害。四、包括贫血,血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的减少,通过实验室的检查,会发现有很多的异常,比如自身抗体的出现以及免疫球蛋白的降低、T细胞亚群、细胞免疫的失常等,对于红斑狼疮的早期表现,临床症状,患者要引起重视,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语音时长 01:19

2019-10-08

51097次收听

01:34
红斑狼疮是什么病
红斑狼疮是可侵犯到人体各个脏器,包括肾脏,肺脏以及胃、消化系统的自身免疫病,主要分两种: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盘状红斑狼疮。日常生活中以及临床上的风湿免疫科中提及的红斑狼疮,主要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很多人认为,红斑狼疮很难缓解甚至无法治愈。实际上,红斑狼疮预后、治疗及诊断与其他自身免疫病一样,若患者和家属以及医生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早期诊断,并且早期规范治疗,完全可缓解红斑狼疮病情甚至治愈。
红斑狼疮可以治愈吗
红斑狼疮不能治愈。因为狼疮发病和多种因素有关,如激素水平、遗传及自身免疫因素有关。狼疮病人目前不能治愈,但对狼疮控制有很好办法;若患者经正规积极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正常工作,不仅仅能正常工作、生活,能正常结婚、生育等。红斑狼疮听起来可怕,但并不可怕。红斑狼疮患者需积极配合,第一、要保持良好心态,保持乐观心态,不能因为患狼疮就灰心丧气。第二、虽不能治愈,但能很好控制,经过医生临床判断和治疗方案制定,及长期随访,绝大多数狼疮患者能得到很好控制。第三、需防晒、不能太劳累,避免去人多的地方,避免感染因素等。虽然狼疮不能治愈,但若患者能保持积极、科学、乐观的态度,正规治疗,能让病情得到很好控制,能正常工作、生活、学习。
语音时长 02:02

2019-07-30

59092次收听

02:14
红斑狼疮的危害
红斑狼疮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狼疮患者都会有肾脏的病理改变,包括尿蛋白,以及尿的红细胞呈阳性。第二、有的患者会出现肾功能不全,以及高血压。第三、有的患者会出现血液系统改变,比如白细胞偏低,可能会造成粒细胞的缺乏,以及非常严重的感染;有的患者会出现贫血,以及血小板减少。第四、有的患者会出现呼吸系统改变,包括胸腔积液,以及弥漫性肺泡出血,会出现呼吸衰竭。第五、有的患者会出现心功能不全,以及心衰的症状。第六、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包括癫痫。
02:15
红斑狼疮能治愈吗
红斑狼疮目前医学还不能治愈,因为狼疮的发病和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激素水平、遗传、自身免疫因素。现在医学的发展,对狼疮病情的控制有很好的办法。如果患者能经过正规积极的治疗,通过风湿科医生长期随访,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正常工作、结婚、生育。红斑狼疮患者需要保持良好心态,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到疾病,日常需要防晒、不能太劳累,需要避免去人多的地方,避免感染因素等。因此,虽然狼疮不能治愈,但如果患者能保持积极、科学、乐观的态度,以及风湿科医生正规的指导治疗,都能让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
红斑狼疮的治疗
红斑狼疮是个大病。有一个女性患者,尽管已经上班也结婚了,但她还是每隔两个月需要到医院开点中药调理,西医治疗也一样。比如常年依赖激素的,不能突然减大他的量或者停止,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稳定后逐渐减量。中医也一样,根据患者的体质,比如湿气大,等舌苔褪的干净后再变方向,否则只要有湿气就要不断的用利湿、化湿的药。虽然是狼疮性肾炎,但保护肾脏的原则是大同小异的。尽量不要感冒。有时效果比较好,一次感冒后怕会再次复发而加重。饮食方面,需要低盐、低脂、低蛋白。当然,也可以让营养科专家给患者提建议。
语音时长 01:31

2018-09-29

65908次收听

01:25
狼疮性肾炎是什么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合并症,红斑狼疮会影响人体的多个器官及系统,其中最常见的是会影响到肾脏,由于红斑狼疮引起的肾炎称为狼疮性肾炎,简称狼疮肾。每个病人红斑狼疮发现的早晚不一样,有的人很快,刚一发病肾脏就出现问题,出现大量的蛋白尿甚至有肾功能异常,还有的是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后才会影响到肾脏,不管是什么时候影响到肾脏都称为狼疮性肾炎。当确诊为狼疮性肾炎之后,应该进行积极的治疗。
02:14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可以影响身体的很多器官以及组织,这种疾病的病情表现特别复杂。一般情况下,红斑狼疮的病程会反复发作,可以影响到人体的多个系统。患有红斑狼疮的病人面部非常容易出现红斑,患者也可以出现多发性溃疡的症状,可以出现雷诺式现象,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化验检查,可以出现蛋白尿,可以出现血的异常,比如白细胞低、贫血以及血小板低,或者是会出现无名原因的发热等情况。红斑狼疮主要会影响年轻女性,也包括孕龄期的女性。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和雌激素有关。有研究表明,小孩男女间的发病比例不大;中年人的比例为1:8;老年后比例又出现减少的情况。实际上,雌激素的变化,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