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癣是怎么引起的
手癣可能由红色毛癣菌感染、共用物品传染、免疫力低下、长期接触刺激物、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药物、保持干燥清洁等方式治疗。
1、红色毛癣菌感染
手癣最常见的致病菌是红色毛癣菌,这类真菌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繁殖。当皮肤屏障受损或长期处于闷热状态时,真菌会侵入角质层引发感染。典型表现为手掌出现环形红斑伴脱屑,边缘隆起伴有小水疱。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软膏等抗真菌药物,疗程通常需要持续数周。
2、共用物品传染
接触被真菌污染的毛巾、手套等物品可能导致间接传染。健身房器械、浴室地垫等公共物品也可能是传染源。患者会出现指缝糜烂、皮肤增厚等症状。除使用特比萘芬喷雾剂治疗外,患者应单独使用洗浴用品,定期用沸水烫洗贴身物品以杀灭真菌孢子。
3、免疫力低下
艾滋病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易发生手癣。免疫功能缺陷会导致真菌过度增殖,表现为治疗抵抗性的广泛皮损。这类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与外用环吡酮胺软膏,同时需监测肝功能等指标。
4、长期接触刺激物
从事洗涤、化工等行业人员因频繁接触洗涤剂、溶剂等物质,皮肤屏障受损后易继发真菌感染。早期表现为干燥皲裂,逐渐发展为鳞屑性斑块。建议工作时佩戴防护手套,配合使用尿素维E乳膏软化角质,再涂抹酮康唑乳膏治疗。
5、糖尿病控制不佳
血糖过高会改变皮肤微环境,增加真菌感染概率。糖尿病患者的手癣常表现为顽固性糜烂、脓疱。除规范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外,需同步控制血糖水平。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能需加用莫匹罗星软膏进行联合治疗。
保持手部干燥是预防手癣复发的关键措施。日常洗手后应及时擦干,特别是指缝部位。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毛巾等个人物品。选择吸汗性好的棉质手套,出汗后及时更换。若出现皮肤脱屑、瘙痒等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尽早就医进行真菌镜检确诊。治疗期间应按医嘱足疗程用药,不可因症状缓解自行停药。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