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骨折什么感觉
手腕骨折通常表现为剧烈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可能伴有畸形或骨擦音。手腕骨折主要由外伤、骨质疏松、暴力撞击等因素引起,可分为桡骨远端骨折、舟状骨骨折等类型。
1、剧烈疼痛
骨折后局部会出现持续性锐痛,尤其在活动手腕或触碰患处时疼痛加剧。疼痛可能与骨折端移位刺激周围神经有关,部分患者会伴随放射性疼痛至手指。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同时需用夹板固定避免二次损伤。
2、明显肿胀
骨折后数小时内会出现皮下出血和组织液渗出,导致手腕周围皮肤紧绷发亮,可见淤青或瘀斑。肿胀程度与骨折严重性相关,严重时可能压迫血管导致手指麻木。早期可通过冰敷减轻肿胀,后期配合迈之灵片、地奥司明片等改善循环药物促进消退。
3、活动受限
骨折导致腕关节结构破坏,患者无法完成翻转、屈伸等动作,握力显著下降。桡骨远端骨折时可能出现典型"餐叉样"畸形,舟状骨骨折则表现为鼻烟窝压痛。需通过X线或CT明确骨折类型,稳定性骨折可使用石膏固定,移位明显者可能需手术植入钢板螺钉。
4、异常声响
骨折瞬间可能听到清脆的骨裂声,移动患肢时可能出现骨擦感或骨擦音,这是骨折端相互摩擦产生的特征性表现。伴随肌腱损伤时可能出现弹响,需通过MRI检查软组织损伤程度。恢复期应避免过早负重活动,防止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5、感觉异常
严重骨折可能压迫正中神经,导致拇指、食指、中指麻木或刺痛感,长期未处理可能引起腕管综合征。开放性骨折还会伴随皮肤破损出血。神经损伤需配合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药物,合并感染时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
手腕骨折后应立即制动并用硬物临时固定,避免晃动加重损伤。就医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4-6周固定,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拆除固定后应在康复师指导下逐步进行腕关节屈伸、旋转训练,配合热敷和低频电刺激促进功能恢复。日常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中老年患者建议定期检测骨密度预防再次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