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下面的智齿有风险吗
拔除下颌智齿存在一定风险,但多数情况下风险可控。主要风险包括术后出血、神经损伤、干槽症、感染以及邻牙损伤等。
拔除下颌智齿时,术后出血是较常见的风险,通常由术中血管损伤或凝血功能异常引起,可通过压迫止血或缝合处理。神经损伤可能导致下唇或舌部暂时性麻木,多因智齿根尖邻近下牙槽神经,但多数症状在数周至数月内自行恢复。干槽症表现为拔牙窝剧烈疼痛伴腐臭味,与血凝块脱落或感染有关,需清创并填塞碘仿纱条治疗。感染风险与口腔卫生状况相关,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预防。邻牙损伤多见于智齿与第二磨牙紧密接触的情况,术中需谨慎操作避免牙根断裂或牙冠折裂。
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下颌骨骨折,尤其见于骨密度较低或智齿埋伏较深的患者,需通过影像学评估后选择微创拔牙。全身麻醉相关并发症如过敏反应或呼吸抑制虽罕见,但术前需严格评估麻醉禁忌证。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创口愈合延迟,需加强血糖监测与抗感染措施。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调整用药方案以降低出血风险。
建议术前完善口腔全景片或锥形束CT检查评估智齿位置与神经管关系,选择经验丰富的口腔外科医生操作。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吮吸动作,进食温凉软食,48小时后可开始轻柔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吸烟者需戒烟至少一周以促进愈合,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稳定。日常可配合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减少菌斑堆积,但避免过度用力漱口导致血凝块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