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流引起的肺炎传染吗
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乙流肺炎的传染源主要有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物品。乙流肺炎的易感人群包括儿童、老年人、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较低者。
乙流肺炎患者在发病初期至症状完全消失前均可能具有传染性,尤其在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明显时传染性较强。病毒可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给周围人群,飞沫在空气中短距离悬浮后被他人吸入导致感染。接触传播常见于手部沾染病毒后触摸口鼻或眼睛黏膜,病毒也可在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物体表面存活数小时。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后可能出现病毒载量较高的情况,此时传染期可能延长。家庭成员间密切接触时传播概率较高,学校、养老院等集体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预防乙流肺炎传播需采取综合措施,患者应佩戴口罩并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健康人群接触可疑患者后需立即洗手,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消毒。室内环境保持通风换气,定期对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表面进行消毒。易感人群可考虑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虽不能完全预防但能减轻症状严重程度。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肺炎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隔离治疗,医务人员接诊时需执行标准防护措施。
乙流肺炎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并定期煮沸消毒,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及时丢弃。居家隔离期间建议单独居住一个房间,与其他家庭成员保持1米以上距离。患者使用过的毛巾、衣物等物品需用60℃以上热水清洗。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接触患者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司他韦颗粒进行药物预防。恢复期患者仍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病毒残留导致二次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