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做胃镜
胃镜检查通常在出现上消化道症状、高危人群筛查或疾病随访时进行,主要有反复上腹痛、吞咽困难、呕血黑便、不明原因消瘦、胃癌家族史等情况。
反复上腹痛持续超过2-4周且普通治疗无效时需胃镜检查,可能发现胃溃疡或胃炎。吞咽困难伴随胸骨后梗阻感应警惕食管病变,胃镜可鉴别食管癌或贲门失弛缓症。呕血或黑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胃镜能明确出血点并进行止血治疗。体重短期内下降超过5公斤合并食欲减退,需排除胃癌等恶性病变。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者建议定期胃镜筛查,尤其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或慢性萎缩性胃炎时更应重视。
胃镜检查前需空腹6-8小时,高血压患者应提前控制血压。术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活检后需进食温凉流质1-2天。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恶心、腹胀等不适,无痛胃镜可减轻反应但需家属陪同。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急性上消化道穿孔等禁忌情况下应选择其他检查方式。胃镜联合病理活检对早期胃癌诊断率可达90%以上,是上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出现上腹不适症状持续不缓解时建议尽早就医,40岁以上人群可考虑将胃镜纳入常规体检项目。检查后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呕血等情况需立即返院处理,定期随访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保持情绪稳定和充足睡眠对胃肠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胃黏膜保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