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颈椎病可能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吞咽障碍、颈心综合征等并发症。颈椎病多与长期劳损、退行性变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类型评估风险。
1、椎动脉供血不足
颈椎病变可能压迫椎动脉,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患者可能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猝倒等症状,严重时可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此类情况需通过颈椎磁共振或血管造影明确诊断,治疗以改善循环和解除压迫为主。
2、脊髓型颈椎病
突出的椎间盘或骨赘压迫脊髓,可能引起下肢麻木、行走不稳、精细动作障碍等神经功能损害。该类型属于颈椎病严重并发症,需尽早通过手术解除压迫,避免不可逆性脊髓损伤。
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颈椎病变刺激交感神经可能引发心悸、血压波动、多汗等症状。此类症状易与心血管疾病混淆,需通过颈椎影像学结合症状排除诊断,治疗包括物理疗法和神经阻滞等。
4、吞咽障碍
颈椎前缘骨赘增生可能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困难或异物感。多见于下颈椎病变,可通过钡餐造影确诊,轻度者可通过体位调整缓解,严重者需手术切除骨赘。
5、颈心综合征
颈椎病变刺激颈段脊神经可能引发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类似心绞痛症状,但心电图和冠脉造影无异常。需与冠心病严格鉴别,治疗以颈椎康复和神经调节为主。
颈椎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低头,保持颈部保暖,睡眠时选择高度适宜的枕头。日常可进行颈部米字操等舒缓运动,急性期需佩戴颈托制动。若出现肢体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就医。定期复查颈椎影像学有助于监测病情进展,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以维持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