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需立即启动心肺复苏并配合电除颤治疗,主要措施包括基础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病因治疗及复苏后综合管理。
基础生命支持是心脏骤停现场急救的核心环节,施救者应快速识别无反应、无呼吸或濒死叹息样呼吸的患者,立即开始胸外按压。按压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尽量减少按压中断。人工呼吸与按压比例为30:2,使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自动体外除颤仪到达后应立即分析心律,对可除颤心律实施电击。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由专业医疗团队实施,包括气管插管建立高级气道,静脉给药如肾上腺素注射液每3-5分钟重复1毫克,胺碘酮注射液用于顽固性室颤。同步进行持续心电监护识别可逆病因,如低血容量时快速补液,张力性气胸需针刺减压,心包填塞行心包穿刺。复苏成功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实施目标温度管理维持32-36摄氏度24小时,通过脑电图监测神经功能,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心脏骤停幸存者出院后应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运动。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可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患者出现心悸胸闷等预警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适量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时间。社区医疗机构应建立心脏骤停应急响应系统,完善公共场所除颤设备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