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高烧还是低烧
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现高烧或低烧,具体发热类型与感染阶段、免疫状态及合并症有关。艾滋病发热主要由免疫系统受损后合并机会性感染引起,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性肺炎、结核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艾滋病急性感染期通常表现为持续1-2周的高烧,体温可达38-39摄氏度,伴随咽痛、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流感症状。进入无症状期后,患者可能出现间歇性低烧,体温波动在37.3-38摄氏度之间,多由潜伏的慢性感染导致。艾滋病期患者因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易发生严重机会性感染,此时既可表现为稽留高热,也可出现长期不规则低热,发热特点与具体感染病原体相关。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时多见弛张热,合并结核感染时常见午后低热,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则可能呈现双相热型。发热持续时间从数日至数月不等,常规退热药物效果往往欠佳。
艾滋病患者出现发热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CD4细胞计数、病原学检测等检查,明确发热原因后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或抗病毒治疗。日常需保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注意口腔及皮肤清洁,避免生冷食物,定期监测体温变化。接触HIV感染者血液体液时应做好防护,发生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可进行阻断治疗。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不可擅自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