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前腹痛的原因
月经前腹痛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腺肌症、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坠胀、腰骶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1、激素水平波动
月经前体内前列腺素分泌增加会刺激子宫收缩,导致下腹阵发性绞痛。这种生理性疼痛通常持续1-2天,可通过热敷腹部、饮用姜茶缓解,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可能引发进行性加重的腹痛,疼痛常向腰背部放射。该病可能与经血逆流有关,需通过腹腔镜确诊,可遵医嘱使用地诺孕素片或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
3、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患者在经期前易出现下腹持续性隐痛,伴随白带异常。多由细菌感染引起,需进行分泌物检测,可遵医嘱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
4、子宫腺肌症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会导致经前剧烈腹痛,子宫呈均匀性增大。超声检查可确诊,轻症可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控制,重症需考虑子宫动脉栓塞术。
5、胃肠功能紊乱
经期激素变化可能影响肠道蠕动,出现腹胀、痉挛性腹痛。建议经前减少豆类、碳酸饮料摄入,适量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
经期前应注意保持腹部保暖,避免剧烈运动,每日用40℃左右热水袋热敷下腹15-20分钟。饮食选择温软易消化食物,适量补充含镁食物如南瓜子、黑巧克力。记录疼痛持续时间及程度,若出现非经期出血或疼痛持续加重,应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激素六项检查。经期可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但需避免游泳等可能引发感染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