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害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能引发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子痫前期、子痫、HELLP综合征等危害,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干预。
1、胎盘早剥
妊娠期高血压可能导致胎盘与子宫壁过早分离,称为胎盘早剥。胎盘早剥会减少胎儿氧气和营养供应,严重时可导致胎儿窘迫甚至死亡。孕妇可能出现阴道出血、腹痛及子宫压痛等症状。临床需根据剥离程度选择期待治疗或紧急剖宫产,常用药物包括硫酸镁注射液预防抽搐,硝苯地平控释片控制血压。
2、胎儿生长受限
母体高血压引起的胎盘功能不足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表现为胎儿体重低于同孕龄标准。这种情况可能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及新生儿并发症概率。通过超声监测胎儿生长曲线和脐动脉血流,必要时住院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
3、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以高血压伴蛋白尿或器官功能障碍为特征,可能出现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疼痛等症状。该病症会损害孕妇肾脏、肝脏及凝血功能,增加脑血管意外风险。治疗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绝对卧床休息,并遵医嘱使用拉贝洛尔片降压,配合硫酸镁注射液预防抽搐发作。
4、子痫
子痫是子痫前期进展至抽搐或昏迷的危重状态,可能并发脑水肿、呼吸衰竭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发作时需立即侧卧防止误吸,静脉推注硫酸镁注射液终止抽搐,同时准备紧急终止妊娠。产后仍需持续监测血压及神经系统症状,防止迟发型子痫发生。
5、HELLP综合征
HELLP综合征表现为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可能引发肝包膜下血肿破裂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孕妇会出现右上腹剧痛、恶心呕吐及出血倾向,需紧急输注血小板及新鲜冰冻血浆,同时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促进血小板回升,多数情况下需立即终止妊娠。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应每日监测血压和尿蛋白,保证充足睡眠并采取左侧卧位休息。饮食需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如鱼类、豆制品及西蓝花。避免腌制食品及高糖饮料,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或孕妇瑜伽。出现持续性头痛、视物模糊或胎动异常时须立即就医,产后6周内仍需定期复查血压及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