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怎么预防
中耳炎可通过保持耳部卫生、避免上呼吸道感染、科学擤鼻、增强免疫力、及时治疗鼻咽疾病等方式预防。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鼻窦炎、过敏反应、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部卫生
避免用尖锐物品掏耳,防止外耳道损伤引发感染。游泳或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阻隔污水进入耳道,结束后用干净毛巾擦干外耳。婴幼儿哺乳时应保持头部抬高,避免奶液逆流至咽鼓管。耳部出现瘙痒或渗液时不可自行用药,需就医处理。
2、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流行季节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口罩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室内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湿度在40%-60%之间。出现流涕、咽痛等症状时可遵医嘱使用连花清瘟胶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控制感染,防止炎症蔓延至中耳。
3、科学擤鼻
擤鼻涕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避免同时捏紧双侧鼻孔用力擤鼻,防止鼻腔分泌物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儿童鼻塞时可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清洁鼻腔,或遵医嘱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缓解充血。过敏性鼻炎患者需远离过敏原并规范使用抗组胺药物。
4、增强免疫力
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A、C、E等抗氧化营养素。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长期熬夜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易感人群可咨询医生后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
5、治疗鼻咽疾病
慢性鼻窦炎患者需规范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炎症,腺样体肥大合并睡眠呼吸暂停者可考虑腺样体切除术。反流性咽喉炎患者应避免睡前饮食,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定期口腔检查,及时治疗龋齿等病灶感染。
预防中耳炎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儿童应每半年进行耳鼻喉科体检。乘坐飞机或潜水时可通过咀嚼口香糖、做吞咽动作调节中耳压力。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早期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发展为化脓性中耳炎。日常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酒以减少黏膜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