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肥大是怎么引起的
子宫肥大可能由慢性炎症刺激、多产多孕、卵巢功能障碍、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原因引起。子宫肥大通常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下腹坠胀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慢性炎症刺激
长期存在的盆腔炎或宫颈炎可能导致子宫肌层纤维组织增生。炎症反复刺激会使子宫壁增厚,伴随白带增多、腰骶酸痛等症状。临床常用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栓、妇科千金片等药物控制感染,严重时需行宫腔镜下病灶清除术。
2、多产多孕
多次妊娠分娩会造成子宫肌纤维代偿性肥大,尤其见于生育三胎以上的经产妇。这种生理性肥大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可能合并盆底肌松弛,建议通过凯格尔运动改善盆底功能,定期进行超声监测子宫形态变化。
3、卵巢功能障碍
雌激素持续分泌过多会刺激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这类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体毛增多,需通过地屈孕酮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药物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
4、子宫肌瘤
肌壁间肌瘤生长可导致子宫均匀性增大,当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时可能压迫膀胱引起尿频。根据病情可选择米非司酮片缩小子宫体积,或行子宫肌瘤剔除术,黏膜下肌瘤建议采用宫腔镜电切术。
5、子宫腺肌症
子宫内膜异位至肌层会引起进行性痛经和子宫球状增大,超声检查可见肌层蜂窝状改变。轻症可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中重度患者需使用戈舍瑞林注射液抑制卵巢功能,必要时行子宫全切术。
建议患者避免长期站立或重体力劳动,经期注意保暖并禁食生冷食物。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及超声监测,若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痛经加重应及时就诊。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合并贫血者应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必要时补充琥珀酸亚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