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肺的发病原因
白肺可能由肺部感染、吸入性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水肿、肺栓塞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咳嗽等症状。
1、肺部感染
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或真菌性肺炎均可导致肺部炎症反应,肺泡内渗出液增多形成影像学上的白肺表现。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病毒、曲霉菌等。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择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病毒药物如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或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唑片。
2、吸入性损伤
吸入有毒气体、高温蒸汽或胃内容物会造成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引发化学性肺炎。患者可能出现喘鸣、胸痛等症状。治疗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洗、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及氧疗支持。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严重创伤、休克、脓毒症等可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形成弥漫性肺泡损伤。临床特征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需机械通气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必要时使用注射用乌司他丁等抗炎药物。
4、肺水肿
心源性因素如急性左心衰竭,或非心源性因素如高原反应均可引起肺血管静水压升高,液体渗入肺泡腔。典型症状包括端坐呼吸、粉红色泡沫痰。治疗需利尿剂如呋塞米注射液、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注射液,同时处理原发病。
5、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脱落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时,相应肺区域血流灌注减少形成楔形实变影。患者常有突发胸痛、咯血表现。确诊后需立即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大面积栓塞需行溶栓治疗。
预防白肺需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流感季节及时接种疫苗;有基础心肺疾病者应规律服药、定期复查;长期卧床者需进行下肢活动预防静脉血栓;接触有毒物质时应做好职业防护。出现持续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症状须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日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吸烟者应尽早戒烟,肥胖人群需控制体重以减轻心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