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由什么引起的
肩周炎可能由肩关节退行性变、肩部外伤、内分泌紊乱、免疫异常、长期姿势不良等因素引起。肩周炎通常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1、肩关节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肩关节周围肌腱、滑囊等组织可能出现退行性改变,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变差,组织弹性下降。这种退变容易引发无菌性炎症,进而诱发肩周炎。患者常表现为夜间静息痛和晨起僵硬,可通过超声波治疗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
2、肩部外伤
肩关节急性扭伤、骨折或手术后固定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关节囊粘连和肌肉萎缩。外伤后的瘢痕组织会限制肩关节活动度,逐渐发展为冻结肩。这类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配合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抗炎药物。
3、内分泌紊乱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患者更易发生肩周炎。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胶原蛋白糖基化,使肩关节周围组织增厚粘连。这类患者需要先控制原发病,同时采用关节松动术改善活动度,可辅助使用塞来昔布胶囊、艾瑞昔布片等COX-2抑制剂。
4、免疫异常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累及肩关节滑膜,引发慢性炎症反应。免疫因素导致的肩周炎往往呈对称性发作,需使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物进行系统治疗,配合局部超短波理疗。
5、长期姿势不良
伏案工作、长期保持抬臂姿势等行为会使肩部肌肉持续紧张,导致肌腱与骨突部位反复摩擦。这种机械性刺激可能引发肱二头肌长头腱炎或肩峰下滑囊炎,最终发展为肩周炎。建议调整工作站高度,每1小时做肩部环绕运动,疼痛发作时可外用吲哚美辛巴布膏。
肩周炎患者应避免提重物和过度使用患侧手臂,睡眠时可在肩部垫软枕保持功能位。日常可进行钟摆运动、爬墙训练等康复锻炼,每次15-20分钟,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度。饮食上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适量食用牛奶、深海鱼等食物。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肌肉明显萎缩,需考虑关节镜微创手术松解粘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