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烂了是什么疾病
脚烂了可能由足癣、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坏疽或创伤性溃疡等疾病引起。足部皮肤溃烂通常表现为局部皮肤破损、渗液、疼痛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足癣
足癣俗称脚气,主要由红色毛癣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趾间糜烂、脱屑或水疱,严重时可继发细菌感染导致溃烂。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合并感染时需配合莫匹罗星软膏。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鞋袜。
2、糖尿病足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足部轻微外伤即可发展为深部溃疡,常伴有感觉减退和伤口难愈合。需严格控制血糖,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二甲双胍片,溃疡面需清创后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患者每日需检查足部,穿着宽松透气的鞋子。
3、静脉性溃疡
下肢静脉回流障碍会使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营养不良,形成慢性溃疡,边缘不规则且伴有色素沉着。可穿戴医用弹力袜改善循环,溃疡面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严重者需行静脉曲张剥脱术。避免久站久坐,休息时抬高患肢。
4、坏疽
动脉闭塞或严重感染可能导致组织坏死,表现为发黑、恶臭的干性坏疽或湿性坏疽。需紧急处理感染灶,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广谱抗生素,缺血性坏疽需血管介入治疗。戒烟并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
5、创伤性溃疡
烧伤、冻伤或机械性损伤未及时处理可形成慢性溃疡。需彻底清创后外用康复新液促进肉芽生长,深度创面需植皮手术。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敷贴,定期换药并观察愈合情况。
足部溃烂患者应每日用温水清洁患处,穿着吸湿透气的棉袜,避免赤脚行走。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增多等感染征象时须立即就医,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定期进行足部专业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