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有什么作用
超声内镜主要用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分期,可清晰显示消化道壁各层结构及周围器官病变。
超声内镜结合了内镜和超声技术,能够通过内镜前端的高频超声探头对消化道壁进行分层扫描。对于早期胃癌,超声内镜可以准确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区分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病变。在胰腺疾病中,超声内镜能发现小至3毫米的胰腺占位,并对胰腺癌进行TNM分期。对于胆总管下段结石,超声内镜的诊断准确率超过90%,能避免不必要的ERCP检查。在纵隔病变评估时,超声内镜可以安全获取病理组织,避免开胸手术。对于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超声内镜能明确肿瘤起源层次,鉴别平滑肌瘤、间质瘤等病变性质。
接受超声内镜检查前需禁食6-8小时,检查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若出现持续腹痛或呕血需立即就医。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应提前与医生沟通,糖尿病患者检查当日需调整降糖方案。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哺乳期妇女应暂停哺乳12小时。日常应注意观察排便颜色,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术后恢复期间建议记录不适症状发生时间和特点,复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