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颊炎该怎么治疗
疱疹性咽颊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局部用药、退热镇痛、补液支持、隔离护理等方式治疗。疱疹性咽颊炎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咽痛、发热、口腔疱疹等症状。
1、抗病毒治疗
疱疹性咽颊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颗粒能抑制病毒RNA合成,阿昔洛韦片对疱疹病毒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更昔洛韦分散片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病毒感染。使用抗病毒药物需监测肝功能,避免与肾毒性药物联用。
2、局部用药
口腔疱疹破溃后可选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瓜霜喷剂、开喉剑喷雾剂等局部药物缓解症状。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抗菌成分,西瓜霜喷剂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开喉剑喷雾剂能减轻黏膜水肿。使用前需清洁口腔,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3、退热镇痛
体温超过38.5℃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等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作用,布洛芬兼具抗炎效果。两次用药需间隔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用药期间需多饮水。
4、补液支持
因咽痛拒食可能导致脱水,可口服补液盐Ⅲ或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轻度脱水按50ml/kg补充,中度脱水需80-100ml/kg。补液速度根据脱水程度调整,避免短时间内大量补液加重心脏负担。
5、隔离护理
发病期间需隔离1-2周,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餐具毛巾专人专用,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洁环境。保持口腔清洁,进食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牛奶等。衣物被褥需阳光暴晒或高温消毒。
疱疹性咽颊炎恢复期需注意观察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不退或出现嗜睡、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复诊。饮食宜选择无刺激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藕粉、蒸蛋等,避免酸性果汁加重口腔疼痛。恢复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日常需培养儿童勤洗手习惯,流行季节少去人群密集场所,玩具餐具定期消毒可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