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患者都有哪些症状
胃肠炎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脱水等症状。胃肠炎可能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或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恶心呕吐
胃肠炎患者早期常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出胆汁。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呕吐较为剧烈,细菌性胃肠炎可能伴随呕吐物带有血丝。患者呕吐后应暂时禁食,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避免脱水。若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或呕吐物带血,需立即就医。
2、腹痛腹泻
腹痛多位于脐周或上腹部,呈阵发性绞痛。腹泻每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粪便性状因病因不同而异,病毒性胃肠炎多为水样便,细菌性胃肠炎可能出现黏液脓血便。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腹泻严重时需警惕电解质紊乱,必要时静脉补液治疗。
3、发热乏力
部分胃肠炎患者会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9℃之间,伴有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细菌性胃肠炎发热症状通常比病毒性更明显。可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退热药物。持续高热不退或伴有意识改变需及时就诊。
4、食欲减退
胃肠炎急性期患者普遍存在食欲不振,与胃肠道黏膜炎症反应有关。建议发病初期短暂禁食4-6小时后,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步过渡,如米汤、稀粥等。避免摄入油腻、辛辣、高纤维食物。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食欲,必要时使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
5、脱水
频繁呕吐腹泻可导致脱水,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等。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老年人和儿童更易发生严重脱水,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和皮肤弹性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就医。
胃肠炎患者应注意休息,发病期间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馒头等,避免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可适量补充益生菌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无改善,或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
相关推荐
02:04
03:09
03:00
0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