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痔疮穴位有哪些
治疗痔疮的穴位主要有长强穴、承山穴、二白穴、会阳穴、孔最穴等,通过针灸或按摩这些穴位可缓解痔疮症状。
1、长强穴
长强穴位于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是督脉的起始穴位。刺激长强穴有助于促进肛门周围血液循环,缓解痔疮引起的疼痛和肿胀。可采用指压法,用拇指按压穴位3-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该穴位对痔疮出血也有一定改善作用。
2、承山穴
承山穴在小腿后侧,腓肠肌肌腹下凹陷处。该穴位属足太阳膀胱经,刺激承山穴能调节肠道功能,减轻痔疮脱垂和便秘症状。可用拇指用力按压或艾灸该穴位,每次持续5-10分钟。孕妇慎用此穴位。
3、二白穴
二白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该穴位属手太阴肺经,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对湿热下注型痔疮效果较好。可用拇指指腹按压或针灸刺激,每日2-3次。
4、会阳穴
会阳穴在骶部,第4骶后孔中。该穴位属足太阳膀胱经,刺激会阳穴能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痔核充血和疼痛。可采用艾灸或指压法,每次刺激5-10分钟。操作时注意力度适中。
5、孔最穴
孔最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7寸,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该穴位属手太阴肺经,具有清热止血作用,对痔疮出血症状有较好效果。可用拇指按压或针灸刺激,每日1-2次。体质虚弱者慎用。
除穴位刺激外,痔疮患者应注意保持肛门清洁,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5-10分钟;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苹果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酒;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使用痔疮栓、痔疮膏等药物。穴位治疗需长期坚持才能见效,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