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下颌骨手术有什么后遗症吗
做下颌骨手术可能出现暂时性神经损伤、咬合功能异常、术后感染、面部肿胀或不对称等后遗症,多数情况可通过规范操作和术后护理降低风险。
下颌骨手术属于颌面外科常见术式,术后早期可能出现下唇或颏部麻木感,与术中牵拉颏神经相关,通常3-6个月逐渐恢复。咬合关系改变可能导致咀嚼效率暂时下降,需配合正畸治疗调整。手术创面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预防。面部两侧消肿速度不一致可能造成短期不对称,多数在1-2个月内自行改善。
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骨不愈合或内固定物排异反应,需二次手术处理。严重并发症如永久性神经损伤概率极低,与个体解剖变异及手术难度相关。术后严格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早期咀嚼硬物,定期复查颌骨CT可有效监测恢复情况。出现持续疼痛、异常分泌物或感觉障碍加重时应及时复诊。
术后3个月内建议流质饮食过渡到软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碰撞。康复期可配合冷热敷交替缓解肿胀,使用氯己定含漱液维持口腔卫生。长期保持均衡营养摄入,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吸烟患者需严格戒烟以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