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早博是什么意思
心脏病早搏是指心脏在正常节律中出现的异常提前搏动,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早搏可能由生理因素或病理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等症状。
1、生理性早搏
健康人群也可能出现偶发早搏,多与情绪紧张、过度疲劳、饮用咖啡或浓茶等因素有关。这类早搏通常无须特殊治疗,通过调整作息、减少刺激性饮品摄入后可自行缓解。
2、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时,可能引发频发早搏。患者常伴有胸痛、活动后气促等症状,需通过心电图、冠脉造影确诊。治疗可选用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改善血流,严重者需支架手术。
3、心肌炎
病毒感染引发心肌炎症时,心肌细胞电活动紊乱会导致早搏频发。患者多有发热病史,伴随乏力、心律不齐。需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营养心肌,急性期需卧床休息。
4、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失衡会干扰心脏电传导。常见于腹泻、利尿剂使用不当等情况,可通过血电解质检查确诊。轻度紊乱可通过口服氯化钾缓释片纠正,重度需静脉补液。
5、药物因素
部分支气管扩张剂、抗抑郁药等可能诱发早搏。表现为用药后心悸加重,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替换为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脏病早搏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温和有氧运动如散步,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注意低盐低脂,多摄入富含钾镁的香蕉、深绿色蔬菜。戒烟限酒,控制每日咖啡因摄入不超过200毫克。定期监测心率,若早搏频率超过每分钟5次或伴随晕厥,需立即心内科就诊。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