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前为什么要验血
拔牙前验血主要是为了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感染风险及全身健康状况,避免术中出血不止或诱发其他并发症。
拔牙属于有创操作,术中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出血。通过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血小板减少、贫血等问题,若血小板低于50×10⁹/L或血红蛋白低于80g/L,术中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凝血功能检查能识别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凝血障碍疾病,这类患者拔牙前需提前补充凝血因子或输注血浆。血糖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空腹血糖超过8.8mmol/L会增加感染风险,需先控制血糖再行手术。传染病筛查如乙肝、梅毒、HIV等,可提醒医护人员加强防护并避免交叉感染。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未确诊的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异常的血象结果可帮助及时发现这些隐患。
对于长期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的患者,需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用药方案;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异常,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妊娠期女性血红蛋白生理性降低,需结合孕周评估手术风险;儿童若存在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需提前做好替代治疗准备。这些特殊情况均需通过验血结果制定个体化拔牙方案。
建议患者在拔牙前1周避免熬夜、饮酒等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行为,若有慢性疾病或长期用药史应主动告知医生。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或吮吸创口,饮食以温凉流质为主,可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若出现持续渗血、剧烈疼痛或发热,需及时复诊。日常应注意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定期洗牙减少牙结石堆积,降低未来拔牙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