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患者切除膀胱后如何排尿
膀胱癌患者切除膀胱后可通过回肠代膀胱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等方式重建排尿功能。术后排尿管理主要有留置导尿管、定期更换造口袋、保持局部清洁、监测尿液性状、预防尿路感染等措施。
1、回肠代膀胱术
回肠代膀胱术是截取一段回肠作为储尿囊,连接输尿管与尿道。患者术后可通过正常尿道排尿,但可能出现夜间尿失禁或排尿频率增加。需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尿液,避免肠道黏液堵塞尿道。术后3个月需定期进行膀胱容量训练,逐步延长排尿间隔至2-3小时。
2、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将输尿管直接引出腹壁,需终身佩戴造口袋收集尿液。选择防逆流造口袋可降低尿路感染风险,每日应更换1-2次。造口周围皮肤需用温水清洁后涂抹氧化锌软膏,出现红肿时使用造口粉。术后须避免提重物以防造口旁疝,衣着需宽松避免压迫造口。
3、留置导尿管护理
暂时性留置导尿管期间,每日用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导尿管每周更换1次。观察尿液颜色,出现血尿或絮状物时需及时冲洗膀胱。导尿管固定于大腿内侧防止牵拉,集尿袋始终低于膀胱水平。长期留置者每月需进行尿培养检测,预防性使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药物。
4、尿液性状监测
术后需观察尿液透明度、气味及沉淀物,浑浊尿液提示感染可能。回肠代膀胱者尿液常含肠黏液属正常现象,但持续恶臭需排查粪瘘。记录24小时尿量,突然减少可能为输尿管狭窄。定期尿常规检查重点关注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等感染指标。
5、尿路感染预防
术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蔓越莓提取物胶囊调节尿液酸碱度,口服匹多莫德颗粒增强免疫力。日常避免憋尿,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会阴。出现尿频尿急症状时,及时使用左氧氟沙星片或头孢克洛缓释片控制感染。每年需进行1次静脉肾盂造影评估上尿路功能。
膀胱切除术后患者应建立规律的饮水计划,每小时摄入100-150毫升温水,避免咖啡因及酒精刺激。选择棉质透气内衣,睡眠时可用防漏护理垫。定期随访检查肾功能及电解质,营养补充以优质蛋白为主,限制高草酸食物预防结石。适当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控尿能力,但避免剧烈运动造成腹压骤增。
相关推荐
02:21
01:29
02:20
02:16
02:32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引起膀胱癌是怎么得的
- 2 膀胱癌怎么引起的
- 3 膀胱癌是怎么引起的
- 4 膀胱癌严重吗
- 5 什么是膀胱癌
- 6 膀胱癌是怎么引起的?
- 7 膀胱癌是怎么得的
- 8 膀胱癌是怎样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