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辨证治疗主要包括肺气虚寒证、脾气虚弱证、肾阳不足证、肺经伏热证、风寒袭肺证五种证型,可通过中药汤剂、针灸、穴位贴敷等方式干预。
1、肺气虚寒证
表现为鼻痒喷嚏频作、清涕如水、遇风冷加重,舌淡苔白。常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黄芪、白术益气固表,防风、辛夷祛风通窍。可配合艾灸肺俞穴、大椎穴温阳散寒。
2、脾气虚弱证
症见鼻塞涕黏、嗅觉减退、食少腹胀,舌胖有齿痕。参苓白术散为主方,党参、茯苓健脾化湿,陈皮、砂仁理气醒脾。建议日常食用山药、莲子等补脾食材。
3、肾阳不足证
多见常年鼻塞清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脉沉细。金匮肾气丸加减,附子、肉桂温补肾阳,熟地黄、山茱萸填补肾精。可配合涌泉穴隔姜灸。
4、肺经伏热证
特征为鼻痒气热、涕黄稠、咽干舌红。辛夷清肺饮加减,黄芩、桑白皮清肺热,薄荷、白芷宣通鼻窍。需避免辛辣燥热食物。
5、风寒袭肺证
突发鼻痒喷嚏、涕清稀伴恶寒,苔薄白。桂枝汤合苍耳子散,桂枝、白芍调和营卫,细辛、辛夷散寒通窍。注意颈部防风保暖。
变应性鼻炎患者日常应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坚持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饮食宜温补脾胃,少食生冷海鲜;适度练习八段锦"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以宣肺气,冬季晨起前可按摩迎香穴至发热;发作期可用辛夷花6克、鹅不食草10克代茶饮辅助缓解症状,但需注意中药调理需持续1-3个月方能显效,期间应定期复诊调整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