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厚14mm是正常的吗
子宫内膜厚度14毫米是否正常需结合月经周期阶段判断。增生期月经后达到14毫米可能偏厚,分泌期月经前属于正常范围。子宫内膜增厚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症等因素相关。
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厚度呈现动态变化。月经刚结束时内膜厚度通常为1-3毫米,随着卵泡发育雌激素水平升高,内膜进入增生期并逐渐增厚,排卵前可达5-7毫米。排卵后进入分泌期,在孕激素作用下内膜继续增厚至7-14毫米,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若未受孕,内膜脱落形成月经。因此分泌期测量到14毫米属于生理性增厚,而增生期出现该数值则需警惕病理性改变。
异常增厚需考虑子宫内膜过度刺激的情况。长期无排卵性月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会导致雌激素持续作用而无孕激素对抗,引起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或黏膜下肌瘤等占位病变也可表现为局部增厚。更年期女性若未规范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可能出现单纯性或复杂性增生。这些情况可能伴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出血等症状,超声检查可见内膜回声不均或占位性病变。
建议月经干净后3-5天复查超声,此时为评估基础内膜厚度的最佳时机。日常注意记录月经周期变化,避免滥用雌激素类保健品。若伴随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等症状,需进行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病理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癌前病变。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妇科超声筛查,肥胖、糖尿病等高危人群更应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