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有什么危害及治疗
骨质增生可能引发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及神经压迫等症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骨质增生可能与关节退变、长期劳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压痛、僵硬感等症状。
1、关节疼痛
骨质增生可能导致关节面不平整,引发慢性疼痛。疼痛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轻度疼痛可通过热敷缓解,中重度疼痛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药物。长期疼痛可能影响日常活动能力。
2、活动受限
增生的骨赘可能限制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导致屈伸困难。早期可通过关节功能锻炼改善,如膝关节增生可进行直腿抬高训练。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关节镜清理术等干预。
3、神经压迫
脊椎部位的骨质增生可能压迫神经根,引发肢体麻木或放射性疼痛。颈椎增生可能导致手臂酸麻,腰椎增生可能引起坐骨神经痛。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神经营养药物可辅助治疗,严重时需椎间孔镜减压术。
4、继发滑膜炎
骨赘反复刺激可能诱发关节滑膜炎症,表现为局部肿胀、皮温升高。急性期可冷敷并限制活动,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控制炎症。慢性滑膜炎需结合超声波等物理治疗。
5、关节畸形
长期未干预的严重骨质增生可能导致关节结构改变,如膝关节内翻畸形。早期可通过矫形支具矫正,晚期可能需人工关节置换术重建功能。定期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监测病情进展。
骨质增生患者应保持适度运动以维持关节灵活性,推荐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控制体重可减轻关节负荷,每日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健康。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工作中每1小时活动关节5分钟。饮食注意增加奶制品、深绿色蔬菜摄入,减少高嘌呤食物以防痛风发作加重症状。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障碍时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