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液检查包括哪些方面

2561次浏览

血液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查等方面。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血液检查中最基础的项目,主要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炎症或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的指标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白细胞分类计数等。血常规检查操作简便,结果快速,是临床筛查和诊断的重要依据。

2、生化检查

生化检查主要检测血液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指标。肝功能检查常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肾功能检查主要看肌酐、尿素氮等;血糖和血脂检查对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生化检查能反映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状态。

3、免疫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主要用于检测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自身抗体等。常见的项目有乙肝五项、艾滋病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等传染病筛查,以及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检查。免疫学检查对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4、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功能检查主要评估血液凝固系统的功能状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这些检查对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手术前评估、抗凝治疗监测等有重要意义。凝血功能异常可能提示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或肝脏疾病等。

5、肿瘤标志物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的蛋白质或其他物质来辅助肿瘤的诊断和监测。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肿瘤,还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肿瘤筛查、疗效评估和复发监测。

血液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不同项目的检查可以反映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状态。在进行血液检查前,应根据医生建议做好准备工作,如空腹、避免剧烈运动等。检查后要注意按压采血部位防止出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若检查结果异常,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不要自行解读或治疗。平时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健康问题。

相关推荐

男性乳腺增生怎样预防
男性乳腺增生可通过控制体重、避免外源性雌激素摄入、规律运动、限制酒精摄入及定期体检等方式预防。乳腺增生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药物副作用、慢性肝病等因素有关。
锻炼颈椎的八个动作可以治颈椎病吗
锻炼颈椎的八个动作不能治疗颈椎病,但有助于缓解颈椎病引起的部分症状。颈椎病通常由颈椎退行性变、长期劳损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医学干预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青少年蹲下站起膝盖响正常吗
青少年蹲下站起时膝盖发出响声多数是正常现象,可能与关节腔气体释放、肌腱滑动等因素有关。若伴随疼痛或活动受限则需警惕病理性问题。
鼻息肉不手术行吗
鼻息肉是否需手术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多数情况下体积较小且无症状的鼻息肉无须手术,但体积较大或引发严重症状时通常建议手术切除。
腰左侧疼一般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腰左侧疼可能与腰肌劳损、泌尿系统结石、腰椎间盘突出、妇科疾病、肾盂肾炎等因素有关。腰左侧疼通常由局部肌肉损伤、炎症反应、器官病变等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