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分类有什么
湿疹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因可分为接触性湿疹、特应性湿疹、脂溢性湿疹、乏脂性湿疹和淤积性湿疹等类型。
1、接触性湿疹
接触性湿疹主要由皮肤接触外界刺激物或过敏原引起,常见于手部、面部等暴露部位。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伴瘙痒,严重时可出现渗出和结痂。治疗需避免接触致敏原,局部可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或他克莫司软膏,严重时需口服氯雷他定片。
2、特应性湿疹
特应性湿疹与遗传过敏体质相关,好发于婴幼儿面颊、肘窝等部位。特征为皮肤干燥、剧烈瘙痒和反复发作。护理需保持皮肤湿润,可使用尿素软膏配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必要时口服西替利嗪糖浆控制症状。
3、脂溢性湿疹
脂溢性湿疹多见于头皮、眉弓等皮脂腺丰富区域,与马拉色菌感染有关。表现为油腻性鳞屑伴轻度红斑,婴儿称乳痂。治疗可用酮康唑洗剂清洗,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避免过度清洁刺激皮肤。
4、乏脂性湿疹
乏脂性湿疹常见于老年人下肢,因皮脂分泌减少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干燥裂纹伴脱屑,冬季加重。需减少洗澡频率,沐浴后立即涂抹凡士林软膏,严重时短期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5、淤积性湿疹
淤积性湿疹继发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表现为小腿下1/3色素沉着、皮肤增厚和溃疡。需抬高患肢改善循环,使用弹力袜压迫治疗,局部涂抹卤米松乳膏控制炎症,合并感染时加用莫匹罗星软膏。
湿疹患者日常应避免搔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洗澡水温不超过38℃。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保持规律作息。特应性湿疹患者需注意环境过敏原控制,定期使用保湿剂修复皮肤屏障。所有类型湿疹若持续加重或继发感染,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