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蛔虫要做什么检查
宝宝蛔虫感染通常需进行粪便检查、血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蛔虫病主要由蛔虫寄生引起,可能伴随腹痛、食欲异常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
1、粪便检查
粪便检查是诊断蛔虫感染的首选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粪便样本中是否存在蛔虫卵。家长需收集宝宝清晨排便后的新鲜粪便,装入清洁容器送检。若检出虫卵可确诊,但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感染,可能需重复进行多次检查。该检查无创且操作简单,适合婴幼儿群体。
2、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寄生虫感染可能。蛔虫幼虫在体内移行时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白细胞总数轻度增高。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指尖采血或静脉采血,检查结果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
3、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或X线检查适用于疑似蛔虫性肠梗阻或胆道蛔虫症的患儿。超声可显示肠道内蛔虫团块或胆管内条索状阴影,X线可能观察到肠管扩张或虫体钙化影。检查前家长需让宝宝禁食数小时,检查过程中需保持安静配合体位摆放。
4、血清学检查
通过检测血清中蛔虫特异性抗体辅助诊断,适用于幼虫移行期或异位寄生病例。常用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需抽取静脉血2-3毫升。该检查对早期感染敏感性较高,但可能与其他寄生虫感染出现交叉反应,临床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判断。
5、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对疑似胆道蛔虫症患儿,可通过鼻饲管获取十二指肠引流液查找虫体或虫卵。该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可能引发患儿不适感。检出率高于粪便检查,但临床不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确诊蛔虫感染后,家长需严格遵医嘱给宝宝服用阿苯达唑颗粒、甲苯咪唑咀嚼片等驱虫药物,服药期间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日常注意培养宝宝饭前便后洗手习惯,蔬菜水果彻底清洗,不饮用生水。定期进行家居环境消毒,被褥衣物高温烫晒,避免重复感染。若宝宝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胆汁或发热等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