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一直拉稀怎么办
小孩一直拉稀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口服补液盐、使用蒙脱石散等方式治疗。小孩一直拉稀通常由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小孩一直拉稀时需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可给予米汤、稀粥等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哺乳,母亲需避免进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已添加辅食的幼儿暂停新辅食引入,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
2、补充水分
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家长需每10-15分钟喂食5-10毫升口服补液盐溶液。可选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低渗型口服补液盐Ⅲ,按说明书配制。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
3、热敷腹部
用40℃左右温水袋包裹毛巾敷于患儿腹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缓解肠痉挛引起的腹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操作时需避开饭后1小时内,注意水温防止烫伤,家长应全程监护。
4、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能补充钠、钾、氯等电解质,纠正脱水状态。除标准口服补液盐Ⅲ外,也可选择含有葡萄糖电解质成分的补液盐颗粒。6个月以下婴儿每次腹泻后喂50-100毫升,6个月-2岁幼儿每次100-200毫升。
5、使用蒙脱石散
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内的病毒、细菌及其毒素,增强黏膜屏障功能。可选用蒙脱石散颗粒,1岁以下儿童每日1袋分3次服用,1-2岁儿童每日1-2袋分3次服用。需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用50毫升温水调匀后口服。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及大便性状变化,记录24小时排便次数。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恢复期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如蒸蛋羹、瘦肉泥等。若出现持续发热、血便、呕吐腹胀或精神萎靡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儿科急诊。日常注意餐具消毒,培养饭前便后洗手习惯,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