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乙肝传染方式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1026782次浏览

人们只所以会得乙肝,是由于乙肝病毒的侵犯所引起的, 众所周知,乙肝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乙肝患者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歧视,其实乙肝病毒并没有那么可怕,专家提醒,只要大家了解了它的传染方式,此病是可防可治的,那么乙肝传染方式是什么呢?

第一、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最主要的要属母婴传播,其具体途径还可以分成两种:一个是垂直传播,另外一个就是水平传播。大家一直认为母婴传播就是垂直传播,这是错误的。乙肝病毒在宫内传播引起的只占百分之十,怀孕期间在子宫内在胎儿期间被传染的只是百分之十,不是很高。主要的是在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水平传播。作为一个大三阳母亲,孩子出生后被感染性的可能性达到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五,e抗原阴性的乙肝母亲生下的孩子感染几率要比e抗原阳性的低一半。

第二、性传播

对于乙肝患者是可以通过性传染的,性传播也是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另外接吻也能传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损了也有这种可能性。

第三、输血传播

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

第四、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包括一起吃饭,生活当中只要皮肤黏膜有受到损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皮肤黏膜受到损害之后乙肝患者的体液再落到你破损的皮肤和粘膜有可能就被感染上;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引起HBV传播,这都叫密切生活感染。

第五、医源性传染

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的,这个叫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

以上介绍了关于乙肝传染方式的内容,专家提出,乙肝病毒的传播有特定性,所以这样就减少了乙肝的预防难度,当人人们了解了乙肝的传播方式以后,要生活中多加注意,积极地做好预防工作,这样做能够大大的降低乙肝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概率,也能保障更多人的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入职体检要做乙肝五项吗
入职体检主要是排查传染性疾病,像结核、痢疾等,另外了解心、肾功能,所以常规的要拍胸片、做心电图、抽血化验肝功生化、肾功等血常规,这是最常用的检查最常开展的项目。但是特殊的用人单位可能会增加项目,比如乙肝五项或者查表面抗原阴、阳性,或者查嗜肝病毒的血清标记物,这也是行业的特殊性来要求的,比如食品加工、餐饮业、幼教,此类行业可能对肝炎病毒的检测要更严格,也是因为行业的特殊性要求,所以可能此类行业要增加乙肝五项的化验指标。
语音时长 01:11

2021-07-09

87893次收听

01:48
急性乙型肝炎能治愈吗
急性乙型肝炎是可以治愈的,一般在成年人年龄阶段感染乙型肝炎,90%都是急性的,能够彻底治愈。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后,可以导致机体引起急性的乙型肝炎,一部分人也可以发展成慢性的乙型肝炎。急性的乙型肝炎在发病初期,虽然消化道症状比较明显,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油食、肝区疼痛,甚至有低热等症状,肝功生化转氨酶也明显的升高,甚至出现黄疸,胆红素的升高,但是急性的乙型肝炎,经过休息和治疗以后,肝功能够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也能得到缓解,病毒随着肝功的好转,病毒也会逐渐的被清除。
乙肝两对半挂什么科室
乙肝两对半的检查又叫乙肝五项检查,主要是抽血检查。乙肝两对半在一些常规科室,常规医生都可以开化验单检查。但是如果是专科就诊的话,还是建议到消化科或者感染科。因为,如果出现了结果异常,可能消化科和感染科对结果的解读更加专业。乙肝两对半检查,主要是看人体对乙肝病毒有没有免疫力,或者是有没有感染过乙肝,其中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明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疫力,如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说明人体感染了乙肝病毒,需要完善相关检查进行乙肝病毒DNA定量试验,腹部超声的检查等.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抗病毒治疗。所以说,乙肝两对半的检查,还是建议到消化科或者是感染科就诊。
语音时长 01:16

2021-05-26

87659次收听

乙肝疫苗打几次
乙肝疫苗一共需要打三针。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程序接种,即出生24小时内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和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乙肝疫苗一般接种三针,全程需按照0、1、6个月的程序接种,接种对象主要为新生儿、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等。接种第三针疫苗后可检查有无表面抗体,产生抗体机体才有抵抗乙肝感染的保护力。如仍未产生抗体可再次注射乙肝疫苗,按0、1、6个月注射,如产生抗体不够强,可打一针乙肝疫苗加强针,对于高危人群,需定期进行抗体检查。
语音时长 01:23

2021-05-26

90336次收听

02:04
乙肝表面抗原5600是什么意思
乙肝表面抗原5600mIU/mL,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而且病毒复制比较活跃。建议要结合HBV-DNA检测,同时要做腹部B超,查看有没有肝脏回声增粗,有没有脾大,或者有没有门静脉增宽的情况。此外要结合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全面评判。表面抗原定量值越小,一般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越低。如果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值较高,大多数病毒也相对复制比较活跃。对于病毒复制活跃的情况下,又要结合肝功能判断。若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可能需要抗病毒治疗。肝功能正常,病毒复制比较活跃,而且也有乙肝家族史,需要抗病毒治疗。
02:52
乙肝有潜伏期吗
乙肝有潜伏期。一般潜伏期是三到六个月,潜伏期长短跟输入方式、病毒多少有关。像输血,它潜伏期较短,甚至于短到三周,像母婴传播、修牙,潜伏期长达六个月。接触乙肝病人后,至少要六个月后,依旧阴性才能说明没有感染,因为潜伏期没有特殊症状。像输血,外科大夫在做手术时手割破了,病人的血被接触了,需打免疫球蛋白来避免传染。在小孩出生后,除打乙肝疫苗外还要注射乙肝的免疫球蛋白,做些预防的治疗来避免感染。
到底如何预防乙肝呢
乙肝的潜伏期是很长的,我们患上乙肝后没有比较明显的症状,当乙肝发作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所以我们要做好乙肝的预防工作,平时要注意管理传染源,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吃饭,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问题,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预防乙肝的产生,那么到底如何预防乙肝呢?
患有乙肝有蜘蛛痣吗
提到蜘蛛痣可能大家都不太了解,专家提出,它是一种毛细血管扩张的病症,有可能是某种疾病的症状,乙肝是常见的一种病毒性肝炎,它危害大,而且治疗起来相对困难,有人会问,得了乙肝有蜘蛛痣吗?我们来看下面是怎么介绍的。
乙肝携带者该如何治疗
乙肝病毒可能会通过血液、消化道以及母婴等进行传播,有时候可能感染乙肝病毒,但是病毒携带量并不大,还没有损伤肝功能。多数乙肝携带者没有肝功能的异常,治疗可以吃维生素保护肝脏,抗病毒药物和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及定期复查。
乙肝身上痒怎么办
乙肝患者身上发痒,这种情况首先需要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来进行治疗,需要进行抗病毒、保肝自己消炎利胆等等方面的治疗,比如消炎利胆片等等药物治疗。其次,还可以借助一些抗过敏的药物治疗,包括抗组胺类药物来进行止痒。
乙肝怎么用药
乙肝主要服用核苷类的药物或核苷酸类的药物。乙肝治疗跟其类型的肝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一般会告诉患者生活方式方面的控制。要多休息,避免饮酒,生活方式方面主要是饮食,建议患者进食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相对比较高、脂肪含量低、新鲜的这些食物。对于经过生活方式干预仍然出现疾病活动的这样的患者,建议尽量尽早地进行乙肝的抗病毒治疗。乙肝的抗病毒治疗现在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口服或者是注射的药物,通过这些药物的长期服用,可以使得患者体内的病毒降低到完全检测不到的水平,这样病毒对于患者疾病的进展就会降低到非常低的危险度。通过乙肝抗病毒药物的应用,现在已经有很多大规模的临床实验证实,通过抗病毒治疗之后,患者发展到肝硬化或者是出现肿瘤发生的风险,都能够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所以对于乙肝患者,如果当发现疾病活动的时候,抗病毒治疗千万要积极地进行,而不要等待。有很多的患者会认为抗病毒的药一旦应用会导致长期用药,长期用药以后就很难停下来。但实际上如果能通过一颗药一天吃一次,这样达到疾病完全控制或者疾病将来进展速度明显延缓的这样的作用,吃这一颗药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语音时长 01:54

2020-03-09

64474次收听

乙肝传染途径
乙肝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和性传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传播途径就在分娩的过程当中,母亲的血液接触到孩子,是乙肝的垂直传播。输血、手术、拔牙、共用剃须刀、牙刷这些途径来进行传染的。乙肝就是慢性乙型肝炎的一个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来感染的,导致的肝炎。
语音时长 01:10

2019-12-18

54845次收听

03:40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生孩子吗
乙型肝炎患者可以生孩子。如果母亲是乙型肝炎的患者或者是携带者,需要注意:如果确定母亲是乙型肝炎携带者,最好在怀孕之前先做抗病毒治疗,在抗病毒治疗后,等病毒得到明显的控制和稳定后,再备孕或怀孕可能会更好。但是有的患者平时并不清楚自己的感染情况,直到怀孕后通过检查才发现已经感染,有的甚至是在抗病毒治疗期间发现意外怀孕。对于这种以前并不知道自己有乙肝的感染,而是怀孕后查出来,并不建议终止妊娠,可以将孩子生下来。
04:04
乙肝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乙肝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首先要保持饮食清淡;需要有规律休息;定期接受检查;肝硬化患者需要半年或一年接受增强CT检查。乙肝病人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吃一些清淡的食物。生、冷、硬、烫的食物尽量不吃。然后要注意有节律的休息。戒掉抽烟喝酒的生活习惯。乙型肝炎患者要注意检查,半年查一次肝功能、B超。如果是肝硬化的病人还要隔上半年或一年做增强ct,以免发现或是出现肿瘤。
鼻出血是乙肝引起的吗
肝病确实会引起出血,肝病引起的出血有许多原因。肝脏是制造凝血因子的场所,有6种凝血因子(Ⅰ、Ⅱ、Ⅳ、Ⅴ、Ⅵ和Ⅶ)在肝脏里合成。严重肝病时,凝血因子产生减少,则表现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病人常表现为皮肤出血或淤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