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和腰间盘突出的区别有哪些
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变部位、症状表现及发病机制。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及筋膜的无菌性炎症,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髓核压迫神经根或脊髓的病理改变。
1、病变部位
腰肌劳损的病变集中于腰背部肌肉群,尤其是竖脊肌和腰方肌,因长期劳损导致肌纤维微撕裂和筋膜粘连。腰椎间盘突出症则发生在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处,常见于L4-L5、L5-S1节段,突出的髓核物质可直接压迫相邻神经根。
2、疼痛特点
腰肌劳损表现为腰部弥漫性钝痛,晨起或久坐后加重,活动后可能缓解,疼痛范围不超过膝关节。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为放射性锐痛,沿坐骨神经分布至小腿或足部,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剧,常伴下肢麻木或肌力下降。
3、体征差异
腰肌劳损患者腰部肌肉僵硬,压痛点多在棘突旁肌肉附着处,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可能出现患侧踝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见足下垂等神经损伤体征。
4、影像学表现
腰肌劳损在X线或MRI检查中无结构性异常,仅可见肌肉密度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MRI可明确显示椎间盘突出部位、程度及神经受压情况,CT能辅助判断是否存在骨性椎管狭窄。
5、治疗方案
腰肌劳损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热敷、推拿、微波理疗,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外用药物。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需卧床制动,配合甘露醇注射液脱水减压,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严重者需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两种疾病均需避免久坐久站,加强腰背肌锻炼如五点支撑法,睡眠选择硬板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禁止负重和剧烈扭转动作,若出现马尾综合征表现如大小便失禁需立即就医。日常可进行游泳、慢跑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