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率过缓怎么回事
窦性心率过缓可能由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药物影响、甲状腺功能减退、窦房结功能障碍、心肌缺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停用相关药物、治疗原发疾病、安装心脏起搏器等方式干预。
1、迷走神经张力过高
长期运动训练、睡眠状态或情绪放松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会抑制窦房结自律性,导致心率低于60次/分。通常无伴随症状,心电图显示规则窦性P波。可通过减少咖啡因摄入、避免憋气动作等改善,无须特殊治疗。
2、药物影响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片、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缓释胶囊、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片等,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电活动减慢心率。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心肌代谢需求,常伴随怕冷、体重增加、皮肤干燥等症状。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同时补充硒酵母片等改善甲状腺功能。
4、窦房结功能障碍
窦房结纤维化或供血不足会导致起搏功能异常,可能出现心悸、黑朦甚至晕厥。动态心电图可见窦性停搏超过3秒,需评估是否安装永久起搏器,可短期使用阿托品注射液应急提升心率。
5、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窦房结供血不足,多伴随胸痛、活动耐量下降。需行冠脉CTA或造影检查,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改善血流,严重者需支架植入术恢复心肌灌注。
日常应避免突然体位改变诱发晕厥,监测晨起静息心率并记录症状变化。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但避免竞技性高强度训练。饮食注意补充钾、镁元素,限制高脂饮食减轻心脏负荷。若出现持续头晕、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排除严重传导阻滞或心源性猝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