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断了该怎么办
骨头断裂可通过固定制动、药物治疗、手术复位、康复训练、营养支持等方式处理。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因素引起。
1、固定制动
使用夹板或石膏固定患肢,避免骨折端移动造成二次损伤。上肢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下肢骨折需卧床制动。固定时间根据骨折类型需4-12周,期间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接骨七厘片促进骨痂形成,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碳酸钙D3片补充矿物质。开放性骨折需加用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药物使用期间禁止饮酒或擅自调整剂量。
3、手术复位
对于粉碎性骨折或关节内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钛合金接骨板或髓内钉固定。术后2周拆线,6-8周开始部分负重。严重血管神经损伤者需急诊手术探查。
4、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配合超声波或红外线理疗。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6周后增加抗阻训练。康复期间出现肿胀需抬高患肢并冰敷。
5、营养支持
每日补充500ml牛奶、100g鱼肉等富含钙磷的食物,配合维生素D3滴剂促进吸收。戒烟限酒,避免摄入浓茶咖啡影响矿物质吸收。合并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水平。
骨折恢复期需保持每日1000-1500mg钙摄入,多食用奶酪、芝麻酱等高钙食物。卧床期间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进行健侧肢体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康复阶段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步行距离,使用助行器时注意防滑。定期复查骨密度,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期抗骨质疏松治疗。出现患肢麻木、剧烈疼痛或皮肤发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