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晚上睡觉手脚热怎么办

20490次浏览

睡觉时手脚发热可因多种原因引起,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可口服调节神经的药物治疗,因甲亢、感染性原因引起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女性更年期也会出现该症状,注意平时的调理也可改善症状。

不少人睡觉时会有手脚热的现象,半夜甚至可被热醒,影响睡眠质量。睡觉时手脚发热大多是由于房间温度高引起,但如果房间温度适宜,却依然出现该症状,要警惕健康出现了问题,应及时找出原因。那晚上睡觉手脚热怎么办?

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睡觉时手脚热可能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除了手脚发热,还可伴有心烦气燥、失眠、多梦等症状。这种情况可通过一些调节神经的药物治疗,如维生素B1、谷维素等,可有效改善症状。白天要避免睡过长时间,睡前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不喝咖啡、茶等饮品,可适当喝一些牛奶,帮助入睡。

2、器质性疾病引起

一些器质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就可引起该症状,同时可伴有出汗、烦躁、手抖、心慌等症状。如因甲亢引起,可根据病情选择药物、碘-131、手术等方式治疗。
除了甲亢,病毒、细菌感染也可引起发烧的症状,导致睡觉时身体发热,可到医院查明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3、更年期症状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影响血管的收缩功能,在睡眠过程中也会有手脚热、出汗等情况。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轻松的心情,可一定程度上缓解身体发热的症状。

相关推荐

03:00
不热但是出汗怎么回事
出汗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包括生理的出汗和病理的出汗。一般生理情况下,在运动以后或喝热水时,水的温度较高,运动后身体吸收的热量较多,此时会出汗,是正常的现象。另外,若身体不热,出汗,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交感神经比较兴奋,汗腺分泌旺盛会出汗。从西医角度来说,可能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而出汗。身体不热,甚至身体肢体发凉,出汗多,是非常危险的,见于休克的早期,心肌梗死引起的心源性休克、剧烈疼痛引起的神经性的休克、感染引起的严重感染性休克,皆会出现不热,但出汗特别多的情况。
03:26
神经紊乱怎么办
神经紊乱也叫神经内分泌的失调,是一个焦虑状态。患者表现为过度紧张、担心、害怕,心里总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不能放松。有时会出现心慌、心悸、胸闷、憋气、头晕、口干、手抖、出汗等表现。另外,有些人静坐不能,必须站起来来来回回、漫无目的的走动。另外,手部的小动作也特别的多,这种往往是一个焦虑状态。焦虑状态是一个神经内分泌失调,应该去医院看大夫。可以口服苯二氮卓类的一些镇静安眠药,能够立刻起效地进行治疗。也可以选择具有抗焦虑作用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来进行治疗。
02:42
身体凉还出汗感觉热是怎么回事
身体凉同时伴有汗出,感觉到身体是发热的,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往往属于人体营卫不和导致。卫就是保卫的卫,卫气就是有温煦机体,使机体发热,保持一定体温的作用。营是经营的营,营气主要是濡养、滋养,对我们的皮肤、毛窍具有滋养作用,提供影响给肌肤、肌肉、毛窍。如果营卫不和,也就是营气和卫气功能失调的时候,这时候就会出现出汗,出汗是凉汗,但是感觉有身体是发热,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中医说是营卫不和,西医主要是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就会出现这些症状。
全身神经游走性跳动怎么回事
全身神经游走性跳动主要由于神经系统传导异常引起的,也和神经调节异常相关。当出现脊椎病变,如椎体突出等情况时,可引起全身传导系统的异常,可引起全身游走性的跳动;其他的传导异常的疾病有中枢血管的供血不足、脑部炎症、颅神经病变等。当患者有植物神经紊乱时,也可引起调节异常,神经传导失衡,此时患者无器质性病变,也可出现支配的肌肉引起跳动。其他的原因,如免疫系统疾病等,入侵神经元或改变周围细胞环境等,也会引起全身性的疾病。因此全身神经游走性跳动需要积极检查,对因治疗。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20

84043次收听

大脑神经紊乱怎么办
大脑神经紊乱首先要注意生活方式,必要时也要配合药物治疗。大脑神经紊乱首先要注意生活方式,平常一定要作息有规律,睡觉之前不要喝碳酸饮料、不能长期玩手机,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必须上床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平常要适当的运动,每天要坚持半小时有氧运动,每周要做1~2次无氧运动,通过运动也能改善脑功能。同时要注意饮食,平常不吃含糖量多的食物、不喝含糖饮料,少吃精制碳水化合物、不吃反式脂肪酸高的食品,不喝酒、拒绝抽烟,多吃各种深海鱼、坚果。必要时也要配合药物治疗,如B族维生素、谷维素等。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20

87279次收听

神经紊乱最快多久恢复
神经紊乱最快的恢复时间也需要2-3个月。引起神经紊乱的病因不同,具体的治疗方法会有所差异。如果是由于器质性疾病导致的神经功能紊乱,需要到医院完善检查,明确具体的病因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果是由于自身内分泌紊乱导致的神经紊乱,可以通过口服调节内分泌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由于心理异常导致的神经紊乱,需要找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但是神经紊乱需要系统地接受治疗,在接受治疗期间,患者要严格的遵医嘱,要积极的配合医生,更有利于神经紊乱恢复。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10

96900次收听

植物神经紊乱是病吗
植物神经紊乱也属于疾病的一种类型,大多数患者在出现植物神经紊乱的时候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比较明显,最主要的就是精神兴奋,同时也会出现脑力劳动力下降以及全身乏力的现象,而且情绪方面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会出现焦虑、情绪不稳、多怒以及睡眠功能障碍。大多数患者在出现植物神经紊乱的时候,还会有肠胃功能的紊乱。在出现植物神经紊乱的时候,要对身体做全面的检查,需要排除器质性疾病。如果只是单纯的植物神经紊乱,只需要采用药物治疗,就可以缓解疾病带来的一系列症状。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10

71114次收听

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及预防
植物神经紊乱的最主要症状就是失眠、记忆力减退、胸闷、浑身乏力、消化不良,在出现植物神经紊乱的时候,会对人的消化系统以及性功能系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引起的症状相对来说比较明显。大多数的植物神经紊乱主要是由于本身就存在有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但也和本身就存在有的焦虑症、抑郁症,有比较直接的关系。如果想要预防植物神经紊乱,在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心态,在平时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舒缓的体育运动,比如骑自行车、打篮球、打太极拳等,可以有效的调节心情。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10

69843次收听

植物神经紊乱是什么疾病
植物神经紊乱主要是因为内分泌异常造成的,属于一种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也有很多,如外伤、感染、中毒等,患者的情绪也会不稳定,记忆力变差。患者需要就医诊治,注意环境的舒适。
02:45
植物神经紊乱如何治疗
正确的治疗植物神经的紊乱是采取对因、对症两方面相互的结合性治疗。比如既用相应的抗焦虑抑郁的药物,也用相应对症处理的药物。植物神经的紊乱是旧的称呼,现在我们一般都把它称为焦虑或者抑郁的表现。那么对于有植物神经紊乱的患者,他的表现是全方位的,全身各个系统的从头到脚都可以出现。比如说神经系统可以引起失眠、头昏、头痛,消化系统可以引起便秘、消化不良、腹胀。心血管系统可以引起胸闷、憋气、心慌,泌尿生殖系统可以引起夜尿增多,性功能障碍等问题,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现在一般所用的药物都是抗焦虑抑郁的药物。药物的种类很多,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相应的处方。对症治疗,针对各种各样的症状,比如说治疗头疼、头晕、心慌以及消化不良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以及相关症状到医院开具相应的处方即可。
02:48
植物神经紊乱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首先要注意去除可能的诱发的因素。比如很多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是由于精神的刺激、紧张或是过度劳累这些情况导致的。要去除这些诱因,建议患者避免或者尽量的减少刺激性的食物和饮品,比如不要喝浓茶、咖啡,还有含兴奋性的物质的运动饮料。在饮食上建议增加食物的种类,就是饮食尽量的多样化,营养丰富均衡。那么建议平常注意多喝水,饮食要清淡,食用的食物尽量是选容易消化的、富含营养的食物;患者尽量少吃油炸的、烧烤的食物,尽量选择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另外建议这类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宝宝后脑勺出汗多是怎么回事
很多小宝宝都有后脑勺,出汗多的情况,其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原因主要就是身体的正常新陈代谢,病理原因包括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缺钙,低血糖或者是结核病等,想要快速治疗好,务必针对病因下手。
体温调节紊乱如何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会影响植物神经功能而造成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病因可能与体质、神经、行为、外周环境、遗传因素有关。体温调节紊乱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那么,体温调节紊乱如何检查呢?
体温调节紊乱饮食禁忌
中枢性发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中枢性发热在发热的各种病因中较为少见,其表现及处置也与常见的各种感染性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发热不同,体温调节紊乱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有以下禁忌:
体温调节紊乱应该如何预防
体温调节紊乱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影响植物神经功能,而造成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病因可能与体质、神经、周围环境、遗传因素有关,有些患者经常处于一种抑郁和焦虑忧愁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