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肛门周围有个小疙瘩
婴儿肛门周围的小疙瘩可能是肛周脓肿或肛瘘,通常由感染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儿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
肛周脓肿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红肿热痛,触摸时有硬结,可能伴随发热。肛瘘则是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的管道,表现为肛门周围反复流脓。这两种情况多因肛门腺体感染导致,婴儿免疫力较低,容易发生感染。家长需注意婴儿肛门清洁,避免粪便残留刺激皮肤。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导致感染加重。
少数情况下,肛门周围的小疙瘩可能是皮脂腺囊肿或脂肪瘤。皮脂腺囊肿质地较软,表面光滑,无红肿热痛表现。脂肪瘤生长缓慢,触感柔软,边界清晰。这两种情况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但需医生确诊排除其他疾病。若疙瘩短期内增大或出现破溃,需警惕恶性肿瘤可能,应尽快就医。
家长平时应注意婴儿肛门卫生,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保持局部干燥。选择透气性好的尿布,及时更换避免潮湿刺激。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便秘。发现肛门周围异常时不要自行挤压或涂抹药物,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或建议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