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骨折怎么治疗
病理性骨折可通过固定制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病理性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骨肿瘤、骨髓炎、骨转移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
1、固定制动
对于稳定性较好的病理性骨折,可通过石膏、支具或外固定架等方式进行制动。制动有助于减轻疼痛并维持骨折端稳定,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采用腰围固定,下肢骨折需避免负重。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影像学,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2、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需采用特异性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患者可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吸收药物,配合碳酸钙D3片补充钙质。骨肿瘤患者可能需要注射用帕米膦酸二钠控制骨破坏,或使用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进行化疗。感染性骨折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
3、手术治疗
不稳定骨折或伴有神经压迫时需手术干预。常见术式包括病灶刮除植骨术、髓内钉固定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骨肿瘤导致的骨折可能需行瘤段切除+假体重建,转移癌患者可考虑骨水泥填充+内固定。手术需在充分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后实施,术后需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4、营养支持
充足的营养摄入对骨折愈合至关重要。建议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多食用深色蔬菜补充维生素K。可适当增加核桃、亚麻籽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营养不良患者需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5、康复训练
骨折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早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逐渐过渡到关节活动度练习和负重训练。物理治疗如超声波、低频脉冲电磁场等可促进骨愈合。平衡训练有助于预防再次跌倒,尤其对老年患者更为重要。康复过程需循序渐进,避免二次损伤。
病理性骨折患者需建立长期随访计划,定期监测骨密度和影像学变化。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防跌倒措施,保持适度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戒烟限酒避免影响骨代谢。合并慢性疾病者需积极控制基础病情,遵医嘱规范用药。出现疼痛加重或新发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