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娃发烧39度怎么处理

2144次浏览

儿童发热39摄氏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充水分、观察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发热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环境因素、代谢异常、中暑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儿童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可重复进行擦拭直至体温下降,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物理降温适用于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或药物退热前的辅助措施。

2、药物退热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常见有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小儿退热栓等。药物需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感冒药重复使用。给药后30-60分钟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或出现抽搐需立即就医。

3、补充水分

发热会增加体液流失,家长需每15-20分钟给予少量温水、口服补液盐或稀释果汁。观察排尿情况,若6小时无排尿或尿液呈深黄色提示脱水。哺乳期婴儿应增加喂奶频率,避免强行喂食引起呕吐。

4、观察症状

家长需记录发热持续时间、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如皮疹、呕吐、嗜睡、颈部僵硬等。警惕热性惊厥先兆,如手脚发凉、寒战、眼神呆滞。避免过度包裹衣物,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夜间需定时监测。

5、及时就医

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持续高热超过72小时、出现意识障碍或抽搐时需急诊处理。就医前准备好体温记录、用药史,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细菌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则以对症治疗为主。

发热期间应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蒸蛋等,避免高糖高脂食物。保持每日12-14小时睡眠,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注意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防止牙龈出血。退热后仍有3-5天虚弱期,家长需继续观察精神状态和活动量变化。建议家中常备电子体温计和退热药物,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

相关推荐

外阴囊肿有哪些症状
外阴囊肿的症状主要有外阴肿块、局部疼痛、排尿不适、性交困难以及继发感染表现。外阴囊肿可能与前庭大腺囊肿、表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等疾病有关。
角化型手足癣如何治疗
角化型手足癣可通过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抗真菌药物、物理治疗、中药浸泡、日常护理等方式治疗。角化型手足癣通常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皮肤干燥增厚、脱屑皲裂等症状。
半月板修复手术如何治疗
半月板修复手术主要通过关节镜微创技术缝合或部分切除损伤的半月板组织,具体术式包括半月板缝合术、部分切除术、半月板移植术等。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哪些症状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主要表现为会阴部胀痛、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等症状。常见症状有尿频尿急、骨盆区域疼痛、射精不适、精神焦虑、下腹部坠胀感等。1、尿频尿急患者可能出现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尤其夜间更为明显,同时伴有急迫排尿感。...
一动就出汗是什么原因
一动就出汗可能与生理性因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低血糖、更年期综合征等原因有关。一动就出汗通常表现为轻微活动后出汗量明显增加,可能伴随心悸、潮热、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