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的作用和目的
支气管镜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其核心作用包括直视气道结构、获取病理标本、清除分泌物及实施局部治疗。
1、诊断作用
支气管镜可直接观察气管、支气管黏膜的病变,如炎症、溃疡、肿瘤等。通过活检钳获取组织标本,用于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肺癌、肺结核等疾病的诊断。联合超声探头可探查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辅助肺癌分期。
2、治疗作用
支气管镜能清除气道内痰栓或异物,缓解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治疗良性气管狭窄,利用激光、冷冻等技术切除早期中央型肺癌。局部注射药物可治疗支气管结核出血。
3、介入操作
经支气管镜可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获取纵隔病变组织,实施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导航支气管镜系统能精准定位外周肺结节进行活检,电磁导航技术将诊断准确率提升至70%以上。
4、术后管理
支气管镜用于评估肺移植术后吻合口愈合情况,清除术后痰液潴留。监测气管插管患者的气道黏膜损伤程度,及时调整插管位置避免并发症。
5、急症处理
大咯血时支气管镜可明确出血部位并实施球囊压迫止血,通过冷盐水灌洗或肾上腺素注射控制出血。清除误吸的胃内容物或血块,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发生。
接受支气管镜检查后需禁食2小时防止误吸,24小时内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擤鼻。出现持续胸痛、咯血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日常应戒烟并加强呼吸功能锻炼,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可定期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