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粒吃到气管里怎么办
饭粒误入气管时,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咳嗽排出、拍背辅助、支气管镜取出、药物雾化等方式处理。气管异物通常由进食过快、吞咽功能异常、咽喉反射减弱、儿童好奇误吞、老年人协调性下降等因素引起。
1、海姆立克急救法
适用于意识清醒的成人和儿童,施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腹部,一手握拳抵住肚脐上方,另一手握住拳头快速向上冲击,利用肺部残留气体推动异物排出。儿童需采用跪姿施救,力度适当减轻。操作时注意避免压迫胸骨导致肋骨骨折。
2、咳嗽排出
若患者能自主呼吸且意识清醒,鼓励其用力咳嗽,利用气流冲击力将异物咳出。咳嗽时身体可稍向前倾,用手按压上腹部增加腹压。避免平躺或仰头,防止异物滑入更深部位。持续咳嗽超过2分钟未缓解需立即就医。
3、拍背辅助
对于婴幼儿,将其俯卧于前臂,头部低于胸部,用手掌根部在肩胛骨之间快速拍击5次,再翻转仰卧用两指按压胸部5次,交替进行直至异物排出。操作时需固定患儿颈部,保持气道直线,拍击力度以能引起震动为宜。
4、支气管镜取出
当异物位置较深或引发呼吸困难时,需急诊行支气管镜探查。医生通过喉镜引导将细长器械伸入气管,用异物钳夹取饭粒。术前需局部麻醉,术后可能短期出现咽喉不适,可遵医嘱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减轻水肿。
5、药物雾化
异物取出后若存在气管痉挛,可采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扩张支气管,配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稀释分泌物。雾化治疗每日2-3次,使用后需漱口防止口腔真菌感染。伴有感染时需加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抗炎。
日常进食时应细嚼慢咽,避免说笑或奔跑时用餐,儿童食物需切碎处理。老年人及吞咽障碍者可选择软质饮食,进食时保持坐姿端正。反复发生呛咳者建议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必要时进行康复训练。家中可备便携式吸痰器,掌握基本急救技能,突发严重窒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