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感染的症状
痔疮感染的症状主要有肛门疼痛、局部红肿、分泌物增多、发热以及排便困难。痔疮感染通常由细菌侵入破损的痔核引起,可能伴随肛周脓肿或血栓形成,需及时就医处理。
1、肛门疼痛
感染后痔核及周围组织出现持续性胀痛或灼痛,排便时疼痛加剧。可能与局部炎症反应或血栓形成有关,常伴随肛门坠胀感。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痔疮栓或口服地奥司明片缓解症状,严重者需抗生素治疗。
2、局部红肿
肛周皮肤发红发热,痔核肿胀明显,触痛敏感。多因细菌感染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炎性渗出,可能发展为肛周蜂窝织炎。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配合高锰酸钾坐浴,必要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菌药物。
3、分泌物增多
肛门渗出黄色脓液或血性黏液,伴有异味。常见于内痔黏膜溃破合并感染,分泌物可能污染内裤并刺激肛周皮肤。建议使用碘伏消毒后涂抹红霉素软膏,同时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控制感染。
4、发热
体温超过38摄氏度提示全身性感染,多伴随畏寒乏力。可能与细菌毒素入血或肛周脓肿有关。需血常规检查明确感染程度,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配合物理降温措施。
5、排便困难
因疼痛恐惧导致排便延迟,粪便干结加重肛裂风险。感染期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大便,排便后及时用康复新液清洗创面。避免久蹲用力,防止痔核脱出嵌顿。
痔疮感染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温水坐浴2-3次,每次10-15分钟。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勤换洗,排便后建议用婴儿湿巾轻柔清洁。若出现高热不退、肛门剧烈跳痛或大量出血,须立即急诊处理。平时注意规律作息,避免久坐久站,适量提肛运动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