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水肿是怎么回事
腹壁水肿可能由低蛋白血症、心力衰竭、肝硬化、腹腔感染、淋巴回流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利尿消肿、病因治疗、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低蛋白血症
长期营养不良或肝肾疾病导致血浆蛋白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液体渗出。表现为腹壁皮肤紧绷发亮,按压凹陷恢复缓慢。需补充优质蛋白如乳清蛋白粉,严重时输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
2、心力衰竭
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导致静脉压升高,液体渗入组织间隙。多伴有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需使用呋塞米片利尿,地高辛片强心治疗,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
3、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引发白蛋白合成障碍,常见脐周静脉曲张和蜘蛛痣。需口服螺内酯片联合呋塞米片利尿,必要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4、腹腔感染
腹膜炎或腹腔脓肿导致炎性渗出,伴随发热和反跳痛。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形成脓肿者需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
5、淋巴回流受阻
肿瘤压迫或丝虫病导致淋巴管阻塞,特征为非凹陷性水肿。可穿戴弹性腹带压迫,严重者需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日常需监测体重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限制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00毫升。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如鱼肉羹、蒸蛋羹,避免腌制食品。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以减轻静脉压力,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若出现呼吸困难或尿量骤减需立即就医,禁止自行使用利尿药物以免电解质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