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吃药后会传染吗
艾滋病患者规范服药后仍可能传染病毒,但传染概率显著降低。抗病毒治疗可将血液中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限以下,此时性传播风险极低,但母婴传播和血液暴露风险仍需警惕。
艾滋病患者通过规范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能够有效抑制体内病毒复制,使血液中的病毒载量降至检测不到的水平。研究显示,当病毒载量持续低于200拷贝/毫升时,通过性行为传播艾滋病的概率趋近于零。这种情况被称为U=U原则,即检测不到等于不传染。但需要强调的是,这需要患者严格遵医嘱每日服药,保持极高的治疗依从性,且病毒载量需定期监测确认处于持续抑制状态。
即使病毒载量检测不到,某些特殊传播途径仍存在理论风险。母婴传播方面,虽然孕期规范用药可降低传播率至1%以下,但分娩过程和母乳喂养仍可能造成传播。血液直接暴露场景,如共用注射器或职业暴露,也存在传播可能。若患者出现耐药性导致治疗失败,或未规律服药导致病毒反弹,传染风险将重新升高。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也可能增加病毒传播概率。
艾滋病患者应坚持每日定时服药,定期检测病毒载量和CD4细胞计数,避免擅自停药或减量。发生性行为时仍需使用安全套,既可进一步降低艾滋病毒传播风险,也能预防其他性传播疾病。备孕或已孕患者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治疗。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启动暴露后预防。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但正常社交接触如共餐、握手等不会传播病毒。若出现发热、持续腹泻等可能提示治疗失败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